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别拿“马铃薯学院”当笑话看
张传发
//m.auribault.com 2016-01-14 来源: 东方网
分享到: 更多

  记者近日从云南师范大学获悉,该校正筹备成立马铃薯学院,以加强在马铃薯领域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消息一出,引发网友欢乐调侃。“@我是YAQI”表示,“下设炸洋芋系、酸辣土豆丝系。”(1月14日《信息时报》)

  真是有些孤陋寡闻,见到云南师范大学筹建马铃薯学院这则新闻,我的第一感觉是多少有些“下里巴人”:既然要建立“马铃薯学院”,那会不会还有“水稻学院”、“小麦学院”、“红薯学院”、“山药学院”?但,细细一想,论当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马铃薯学院还真有建立之必要。

  民以食为天。我国预计2030年前后总人口将达到14.5亿左右的峰值,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其饭碗必须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上。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学界与商界都在作艰苦的探索,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制的首批第一代马铃薯主食产品——30%马铃薯全粉馒头早已在北京上市销售;有关专家表示,马铃薯主食化的下一步目标要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和老百姓的营养健康为目标,加快新品种选育,优化加工技术工艺与装备,不断降低马铃薯主食生产成本,结合中国人饮食习惯和口味,开发出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系列产品,希望有那么一天“马铃薯面包”能够像坊间“手撕面包”那样畅销,更期待着中国的“马铃薯面包”能够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而奔向五大洲,而为人类消灭饥饿作出中国的贡献。

  教育的出路在于创新。中国教育,多年来一直为“应试”所困忧。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等,这类“学院”,这类的“专业”,当然有设置的必要,但,也应该“与时俱进”,也应该“面向未来”。云南师范大学拟建马铃薯学院,这也契合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可以说,马铃薯学院一旦成立,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大创新。当然,于当下“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子孙,他们的视野不只扩展至“马铃薯”,而“在家上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时代潮流。美国1998年从幼儿园到高中,在家自行教育的学生数约150万人。“在家上学”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包括在台湾、香港地区都已合法化了。过去只有逃离中国、逃离应试教育一条路,现在有了“教育自助、教育自救,自主办学”,目前,我国已有数以万计“在家上学”的家庭,数以千计体制外的小微学校,包括私塾、学堂、华德福学校,只不过,目前在我国“在家上学”无法注册,没有学籍,没有合法性,更没有这一类的考试评价机制。未来的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没有教学楼,没有图书馆”,一个个“小而微”;而评价一个学生,不在乎你“学分、学历、学校”,不再追求“北大、清华”这类的名校,也不再讲究“硕士、博士”学历,关键之关键,是要考核你学生有什么本领,有什么能力,有什么创新,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有道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唯有“教育创新”,才能“创造未来”。从这个意义上看,继马铃薯学院之后,如果再有筹建保姆学院,再有筹建“互联网+教育”学院等等,都是我们所乐见的。

  “下设老奶洋芋系、炸洋芋系、腌菜洋芋系、洋芋粑粑系以及酸辣土豆丝系等”——这些既是网友的调侃,也是鞭策与鼓励;但愿,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学院能够尽快建成,土豆不“土”而中国再出一个马玲薯界的“袁隆平”。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