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李 斌: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m.auribault.com2015-10-2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位知名导演拍摄雪原大战,遭遇困难重重,许多人认为拍摄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导演写下“山穷水尽出高手,九死一生见功夫”的对联,挂在最显著位置。剧组受到激励,拍摄问题迎刃而解。

  从不利到有利,主观上的坚忍勇毅至关重要。许多时候,“山重水复”之中有没有“柳暗花明”,往往就取决于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困难只会欺负意志薄弱的人”。在奋进者的人生字典里,从来都不会收录逃避畏缩的词汇。正如怕摔学不会轮滑,怕疼练不好武术,要想品尝更为鲜美的果子,就必须有跳得更高的决心和不怕吃苦的斗志。困顿常有,但信念决不能有困顿,先实现心理上的战胜,才能在实践中求取完胜。

  “山不会低下去,但人能飞起来”,有人这样阐述恶劣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的确,山不碍路,路自通山,只要凝心聚力、大胆开拓,岳峙天堑也可以变宽阔通途,再艰苦的环境也挡不住发展的脚步。每一条弯路都是必经之路,每一次过坎都是一次进步。看上去是绊脚石,也可以成为检验意志品质的试金石,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号准病灶对症下药,处之有方、用之得当。

  今日中国,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都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如果还寻思着击鼓传花、当甩手掌柜,不动不为、坐享天成,我们不仅越不过时代的山峦,癣疥之疾也可能长成心腹之患。越是处在不进则退的百尺竿头,越应警惕那些不求进取但求无过的守成心态,力戒那些患得患失、思前虑后、左躲右闪的畏难情绪。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实干勇为、奋发改革,正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态度。

  当干部就要有担当,“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看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不推诿不卸责,变“矛盾击球手”为“难题终结者”,不仅是纾解问题的正确之道,更是最起码的为政职责之所在。汉武帝有言,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激发“叩石垦壤,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砥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才能越过“历史的三峡”,抵达波澜壮阔的大海。

  “一枚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则是生命。”生命成长如果不冲破包裹自己的蛋壳,很难有所造诣,事业发展同样如此。风口浪尖,惟敢闯敢拼者胜。从30多年前绝地反击式改革,到如今在中流击水中改革,敢于突破、不畏涅槃、闯关夺隘的方法论,依然是我们求取胜利的法宝。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1936年10月,红军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启中国革命新征程。而今,“十三五”宏图待展,一场新长征正待我们迈开跋涉的步伐。时不我待,责任万千,给历史和未来一个响亮回答,正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担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