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疯狂动物城》,火爆背后也有尴尬
史兴庆
//m.auribault.com 2016-03-14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疯狂动物城》火了。无论是线下社交,还是线上聊天,不少人都在谈论这部片子,甚至交口称赞,媒体上也不乏溢美之词,看上去口碑很好。从票房上看,影片上映之初,不敌同档期的《叶问3》,一周后则成功逆袭,并在这周末取得最好成绩,刷新内地动画电影单日记录,两天票房3亿多。不仅远胜《叶问3》,还碾压了新片《神战:权力之眼》。在奥斯卡新贵小李携《荒野猎人》到来之前,“动物们”将毫无意外地继续疯狂。

  从口碑和票房看,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动画片,也打造了猴年电影第一次成功逆袭,有一些值得借鉴之处。

  影片成功的直接原因在于对目标受众的精准化营销,借助社交媒体成功扩散为“自来水”推波助澜;这和《大圣归来》如出一辙。在信息越来越对称的移动互联时代,这种营销并非独门秘籍,但做成功的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平台、渠道、手段接近的情况下,内容差别大,烂片扶不上墙;而《疯狂动物城》的内容则有几个不错的地方:

  故事一波三折。层层剥笋,有嚼头,耐看。先是兔警官朱迪同狐狸尼克化敌为友,然后联手破案。在找寻失踪动物上就很曲折惊险,幕后黑手更是几经反转,从大先生到狼,再到狮市长,最后竟是貌似温柔懦弱的羊副市长,令人意外。

  角色设计彰显个性和趣味性。片中多数角色让人留有印象,甚至难忘,尤其是狐狸尼克,形象很丰满,是个有魅力的“狐狸大叔”,兼具狐狸的狡猾和大叔的气质,应该会成为迪斯尼动画新的翘楚。那个树懒——闪电,虽然戏份少,但凭借“慢工却不出细活”的出奇制胜,被誉为新一代另类“网红”。兔子警官朱迪则是励志的典型,可以领军这一代动物形象。

  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动画片的内容很少能上升到这个层次,多是寓教于乐,培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品质。《疯狂动物城》则不同,这个“动物城”实际上是美国社会的乌托邦隐喻。影片探讨了一个社会理想能不能实现、怎样实现的问题。美国是一个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移民国家,各色人等的共存问题一直突出,传统的中产阶级也越来越被异化,呈现出复杂格局。中国的人口结构虽没那么多元,但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分化融合,同样面临很多问题。影片是有深度的。

  尽管影片的3D效果并不很好,但内容无疑是优质的。这是影片成功逆袭的根本原因,电影终归还是内容为王的。不过《疯狂动物城》火爆的背后,也有一些尴尬。

  首先,不大适合小孩子看。这部动画片的内容过于成人化,小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根本看不懂。

  看不懂门道,就剩下看看热闹了,但这热闹里有很多暗黑成分,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比如欺负弱小——小朱迪和小尼克小时候就被欺负,那情节触目惊心,容易留下印象;还有各种暴躁情绪以及暴力场面,甚至不失惊悚。就拿朱迪来说,行为整体是励志的,但也有明显的问题,比如对尼克的操纵就不择手段,用录音裹挟尼克“为我所用”——一个警官,特别是新警官,怎可对罪犯说:你帮我破案,你的违法行为咱们私了呢——这种交易是犯罪。即便不谈法律,这种耍手腕的“驭人术”,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不良影响?会不会有家长助长孩子的这种兔子式聪明?都是问题。

  虽然动画片没规定一定得小孩子看,但毕竟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愉快玩耍的是少儿儿童。家长带着孩子看动画片,也是为了孩子,而非自己获得视听享受。所以当一部动画片大人看着很爽,却“少儿不宜”的时候,就有种错位的尴尬。所以影片的续集应该会极大地“去成人化”。第一部靠成人打天下,但系列得靠孩子守天下,这也是尼克和树懒的形象,能不能成为儿童经典的根本所在。

  第二,影片有点新瓶装旧酒。故事看着不错,但谈不上创新,还是在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里。虽提出了一个共存问题,传播的其实还是民主自由价值观和个人英雄主义。酒还是那个味道,换了个新瓶,让家长们耳目一新、感觉不同而已。而且好多家长对动画片的预期本就不高,权当喝喝饮料了,没想到这片还真有酒性,这也助长了对影片的惊艳感。

  影片是把成人故事动物卡通化了。相比于我们很多国产动画片让家长们看的昏昏欲睡,甚至感觉煎熬,《疯狂动物城》则走了另一个极端。其实,动画片还是要找一个平衡点的,还是得主打孩子的情感和世界,不可在大人的兴趣上过于用力,而且成人口碑有时掺杂太多,包括一些“顺风顺水”以及逆反的因素,难以像孩子那样单纯喜好,更谈不上忠诚度和增强品牌黏性。从这个角度讲,《疯狂动物城》对国产动画片有裨益,可以开阔视野、调整思路,但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