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由中国剧协《中国戏剧》杂志社主办的李宝群剧作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季国平、崔伟、刘锦云、姜志涛、黄维均、马也、孟繁华、?嗣髡堋⒄猿馈⑩傩??扔牖帷@畋θ旱南肪绱醋饔?0年,至今上演剧目40多部,多次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话剧金狮奖,代表作《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长夜》等,质量之高、数量之多在剧坛少见。与会者认为,李宝群坚持艺术创作从生活出发,作品大都关注普通人当下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也因为如此,从创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极具生命力。
坚守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在艺术观念多元、表现方法多样的当今时代,现实主义是否陈旧过时,戏剧界早有过许多讨论。但是李宝群坚持:“不要丢弃现实主义,它永远不会过时,有着艺术生命力。”
李宝群说:“戏剧要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给老百姓看,表达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这样才有可能让戏剧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写了《父亲》中老工人杨万山一家下岗后再谋生路的努力;《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中一群普通的采煤女工面临整个矿山即将关闭,将集体失去工作的窘境;《万世根本》中对千百年中国乡村艰辛生存状态的感慨,于是才有了花鼓女的悲情歌唱……深深感染了观众。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剧作家欧阳逸冰赞扬说:这些现实主义作品中,《长夜》是一个至高点,极其深刻、客观、真实,显示了作者对政治和艺术责任的担当。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刘玉琴十分认同作者的这种创作理念,她说:“作者既关注时代生活,被生活感动,又有能力提炼和概括作艺术表现,他重点呈现出来的人物都是小人物,却都是美好、甜蜜的形象,给社会增添了更多光亮。”
剧作家塑造的秦大咧咧等人物形象,身份卑微,却有着大爱。底层人民之间的互相帮扶、相濡以沫,令观众、读者和与会专家都十分感动。《中国戏剧》副主编高杨说:李宝群笔下是草根人物。嬉笑怒骂,全在浓浓的生活之中。语言之鲜活,台词之犀利,让人佩服他深厚的扎根生活的根底。他笔下的人物,并不完美,但他们有着优良的本质,他们不高大,但他们真诚地热爱生活,这让我们对他和他笔下的人物肃然起敬。
著名导演?嗣髡苡肜畋θ汉献鞴?嗖肯肪缱髌贰K?郎屠畋θ骸拔也皇亲龅案狻钡拇醋骼砟睿??吹撞闳嗣竦牟陨?部啵?⑶宜?南质抵饕迨巧罨?⒖?拧⒘槎?南质抵饕澹?窗选岸?降摹⒗寺?摹⑹??摹比谌胂质抵饕濉U饷炊嗄晁?谙质抵饕宓缆飞鲜贾章踝徘逍选⒓崾档慕挪健?/P>
《中国戏剧》主编赓续华认为,我们往往用人文情怀、平民立场、现实主义概括李宝群的创作成就,却也应看到创作成功的背后都与扎根生活、坚守舞台的创作态度有关。在快节奏、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这种创作态度弥足珍贵。
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李宝群的创作一直坚持 “台上的人物必须写好,这是跟社会、跟观众交流对话的前提。”李宝群强调:“中国话剧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在形式上不断突破,但内容始终强调对人的关怀、解剖、批判和质疑,通过塑造人物来表达思想,话剧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如何让坚守信仰为普通群众所接受,他进行了很多尝试。为此,他试图抛开概念化、口号化的手法,通过刻画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身边人来展现有深度、有内涵、丰富复杂的人性,实现其现实主义创作“环境、生活、人物”的真实。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丁涛在会上说:李宝群是使命感很强的艺术家,他写丰富的现实生活,发掘其中问题,却不进行强烈的社会批判,重点去写人的生存环境、遭遇,他对准的是人,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例如他的“工人系列”中塑造了一大批东北底层工人形象,《父亲》中的老杨头夫妇及儿女们,《母亲》中的秦娘,《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中的秦大咧咧、佟丽等女工,《黑石岭的日子》中的哑巴刘老蔫及其三兄弟。“农民系列”《长夜》中的嫂子和一帮农民工兄弟,《万世根本》中的三兄弟和凤奶奶等,《立春》中的小玉、铁蛋、石蛋和奶奶,均带着来自泥土的芬芳。另外,《兵者,国之大事》、《士兵们》、 《古田会议》等中的将军、士兵,都有血有肉,丰满可信。
“李宝群写的是他熟悉的、个性化的人物。”戏剧理论家姜志涛说。
多元探索令人称赞
李宝群来自工人阶级家庭,又是学中文出身,这就注定了他的“人文情怀、平民立场、现实主义”。《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等剧作在戏剧舞台上影响太大,容易让我们忽略他的另外一些创作,这需要戏剧界、理论界做进一步研究。
如何全面研究李宝群创作?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赵忱发言中特别做了上述提醒。她还说:李宝群做人很低调,但他是少有的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天空的人。至于李宝群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意义,不妨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没有李宝群……假如没有这些年他这样虔诚的、不知疲倦的创作,那会是什么情景?要谢谢这个时代有李宝群。李宝群在其作品中,总是一边揭开“伤疤”,一边敷“创可贴”。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老师说他的作品比较甜蜜,我觉得这跟他的善良有关。我希望宝群往后创作能够少而精。到不写不快的时候才写,拿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不一样的。像李宝群这样的剧作家太少了。虽然李宝群还不够伟大,但是已经相当不平凡。
对现实主义的坚守和坚持,并未影响李宝群对戏剧艺术的不断思考、不断探寻。高杨看到,《长夜》是具有转折性的作品,里面有他从来没写过的罪恶,从来没写过的有钱人的烦恼。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力图摆脱自己的套路,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等很多与会专家都谈到李宝群的艺术探索在小剧场话剧写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带陌生女人回家》对人物内心描写细腻,时空转换丰富流畅。
与会者期望李宝群日后能再攀高峰,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提出要有静下心来的沉淀。赓续华等期望他在表现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细微性的能力能再强化。戏剧理论家谭霈生说:“剧作家第一比生活,第二比技巧、形式,最后比的是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希望李宝群能再深进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