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久前,一篇名为《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的文章曾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作者用戏谑的笔法表达了自哀自怜:读完名校,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在生存的压力下变成了“平庸的大多数”。
文章一出,点赞者众。如果只是单纯地发一番牢骚,也无可厚非。毕竟,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难免有些磕磕绊绊,对未来产生困惑、迷茫也实属正常。但有一种状况切切需要避免,那就是陷入这种自哀自怜中不能自拔,以致在社会这个大坐标系中一点点迷失。
每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背上都有身份标签,“名校”就是其中之一。有着名校身份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自带光环”,但如果工作遭遇不顺而又自怨自艾,“光环”反倒可能成为伤疤。假如只看到困境,却又安于现状,只强调迷茫,而不寻求出路,把个人发展的责任一味推给学校或社会,让自怜去代替自省,终究会导致自误。
个人发展与“名校身份”一定是正相关吗?不尽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须知,任何学校都存在仅满足文凭到手的自误学生和发奋图强的自悟学生。正如蔡元培先生曾批判的:“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其实,与其对着名校身份自怜,不妨扪心自问:自己的能力是否对得起这纸文凭?
破除自哀自怜,除了自省,还要拿出自信。“名校”的光环映照下,不应只是一时的“成功”,更应是大学教育所赓续的人文精神和理想信条,更应是一份可贵的相信——相信通过个人奋斗可以实现理想,相信自身努力能够战胜潜规则,相信那句意气风发的“少年强则中国强”。
破除自哀自怜,还应拿出埋头实干的劲头。不能仅看到当下的困厄和自身的不足,而应自省于是否因为保守自怜而失去了发展自我的机会,是不是在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要相信功力必不唐捐,少些“为赋新词强说愁”,多些“而今迈步从头越”,如此才不致变成自己不希望成为的“平庸的大多数”。
而 喻:他们何以成为“局外人”2014-02-26 |
董碧辉:弃北大读技校,为拼自己点赞2014-11-18 |
大众话题:“双料女博士后”同时是需要理解...2015-05-05 |
“双料女博士后”同时是需要理解的病人2015-05-05 |
汤 勇:争抢高考“状元”会助推“唯分数论”2015-06-30 |
柳青河:状元浅说2015-07-16 |
罗定坤:“明星校长”缘何“马失前蹄”?2015-11-20 |
莫让“名校毕业”成枷锁2016-04-21 |
追求考研率是功利办学思想的反映2016-06-21 |
奖房奖钱奖圣旨,别毁了高考状元2016-07-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