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别让“第三学期” 成为新恶俗
朱昌俊
//m.auribault.com 2016-08-1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更多

社会性攀比心理向孩子身上的蔓延,或比非理性天价培训的泛滥,更值得警惕

  3岁幼童CEO气质培训班、儿童皇家马术、儿童高尔夫暑期夏令营……暑期,不少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班,成为一些孩子的“第三学期”。学费动辄数万元,宣传广告听着“唬人”,这些带着“贵族气质”“私人订制”色彩的培训是高端大气还是拔苗助长?

  随着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之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与观念愈发多元化和开放化,这是可以预料的正常现象。一些富裕之家让孩子在课外接受更多“高大上”的培训,诸如气质、审美、情商等等教育也实属自由选择。但对于现今一些收费不菲的“第三学期”的兴起,特别是过早“从娃娃抓起”的课外教育培训之风,仍应该予以理性看待。

  比如教育专家就提出质疑,这些培训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否考虑到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否能够“因材施教”却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好很可能是弄巧成拙,反倒令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毕竟,3岁的孩子根本就无兴趣可言,学什么,怎么学,基本上都是从家长的眼光出发。

  而从这类培训机构来看,其资质、教育效果,也同样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可小视教育培训市场中充斥的泡沫和乱象。一方面,有数据显示,2016 年上半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 2626 起,近年来,消费者对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每年都超过 5000 起;另一方面,这种培训的合理边界一直是模糊的,比如实际效果和宣传口号之间的差距很难得到客观衡量,这既为一些机构的“投机”留下了空间,也使得消费者在后续维权上存在难度。

  更需要引起正视的是,如果说若干年前,在中小学生群体中风靡的奥数培训等传统项目,其目的多指向的是升学加分;那么现今这些培训,已然指向更全方位的社会性比拼,带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而不仅仅是小孩的能力与成绩问题。在一些家长眼中,孩子上什么学校,选择怎样的兴趣班,已然成了成人之间比拼面子的一种工具和标尺。孩子是否能接受,又会否扼杀更多的天赋,都成了不再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自己的孩子未“落伍”。这种社会性攀比心理向孩子身上的蔓延,或比非理性天价培训的泛滥,更值得警惕。

  美国文化批评学家保罗·福塞尔在他的名著《恶俗》中,就谈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普遍富裕起来的中产家庭,也曾在孩子的教育培训上“费尽心思”,甚至整个社会从广告宣传到思想、高校等都充满着浮夸式的比拼和炫耀。一定程度上,我们如今所盛行的“从娃娃抓起”的“天价培训”,或许也从中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心态与精神状况。因此,对于这类越发流行的豪华早教培训,不仅相关部门要对相关机构的规范与资质问题进行必要的审核与监管,家长个人也有必要保持“消费”理性,避免让孩子成了“跟风”的工具,别让“第三学期”成为社会的新恶俗。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