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惩治校园欺凌,板子该打在何处?
朱永杰
//m.auribault.com 2016-05-10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5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向各地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近年来,校园欺凌案层出不穷。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围殴、逼迫喝尿、下“春药”,不断出新的欺凌招数挑战着社会道德底线。曾经被欺凌的孩子,随着新闻的火爆广受关注,又很快淡出视野。他们成为不断累加的案例中的一个个数字。那些发生在他们瘦弱身体上隐匿而绵长的伤害,到底有多严重?2014年,一项来自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的研究,给出了答案。这项研究经过长达50年的追踪发现,童年时遭受欺负,可对人的精神健康造成长达约40年的持续影响。那些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45岁时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

  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校园状况是外部社会的缩影,是成人世界的映射,更是教育环境的直接反映。比如,家庭中专制、放任的教养方式最有可能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孩子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偶尔做出越轨行为也得不到有效纠正,久而久之,欺凌者习得了攻击和伤害行为,被欺凌者习得了逆来顺受的应对方式。可见,我们都不是局外人,都对校园欺凌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责任。扪心自问吧,暗自反省吧,那些欺凌者的恶从何而来,相信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校园欺凌是个普遍现象,但国外的预防工作比我们做得好。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在美国,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暴力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韩国,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让其免受校园暴力,除了警察之外,还动员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来承担。相比之下,我们是不是该感到羞愧难当呢?

  此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效果如何还不知道。不过,在专家看来,专项治理不是长期行为,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校园欺凌从放纵到“零容忍”的观念转变,从根本上依法依规从严治理。以往,我们过于放纵轻微、微小的或者比较普遍的欺凌行为,一般要等到发生比较大的事件时才进行关注。在今后,我们必须加强学生有关人的权利的教育,营造对欺凌零容忍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当然,最主要的是祭出法律之剑,既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又有刑法,依法严惩校园欺凌的当事人,以儆效尤。这堂法制课必须迅速补上,不能再等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