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抢名师”易扰乱人才培养秩序
徐冬青
//m.auribault.com 2016-04-13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有媒体报道,前不久,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在某论坛上表示:“现在好教师流动就像‘割韭菜’,村里面的好老师到了乡镇,乡镇的到了县城,县城的好老师到了市里,中西部的到了东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城里的好学校聚集了大量的好教师。”对于“割韭菜”式的教师流动,我们该怎么看?本期刊发两篇文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竞争是必要的,但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和宏观调控,如果任由“大鱼吃小鱼”的丛林法则自然发展,容易造成教师人才市场的混乱。

  在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仍然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之常情。而且,在市场经济中,人才流动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体现了“物有所值”的市场规律,是对人才价值的承认。

  但是,最近出现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利用自身经济和资源优势,大量挖名师造成不少地区名师流失的问题,后果是扰乱了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秩序,造成区域之间教育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欠发达地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据说有些省份已经不敢评特级教师,因为有的教师一旦评上,就会很快被挖走。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是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重要机制,也是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位制”的弊端。发挥市场积极功能的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更加公平的用人机制的建立,也确实是一种对人才的承认方式。但对于一些特殊人才,尤其是名师或特级教师来说,一是其培养周期较长,二是特级教师的成长过程往往是通过地方性的政策和资源倾斜,在给予更多机会的条件下促成的。也就是说,培养特级教师的功能不仅限于个人,更在于辐射作用的发挥。因此,一定范围内的教师流动,可以发挥特级教师的区域辐射功能,也是促进区域内名师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但大规模的优秀教师资源向发达地区快速集聚,对于输出地来说,如同釜底抽薪。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竞争是必要的,但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和宏观调控,而非恶性竞争,如果任由“大鱼吃小鱼”的丛林法则自然发展下去,容易导致逆向选择,造成教师人才市场的混乱。既然名师有着一定的培养成本,那就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问题,而需要向名师输出地支付培养成本,包括流动后带来的地方损失补偿。这样,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才能相互“反哺”,有助于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多赢。

  客观来说,教师资源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流动属于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有效调节,能将教师资源流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虽然也存在恶性竞争事件,但一般还是能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方式予以阻止和控制的。而区域之间的这种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政策性掠夺名师方式,则容易导致地区之间发展的更大不均衡。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现象不是积极鼓励地方出台政策多出名师、出好名师的合理人才机制的建立,而是起到了一种负面作用,抑制了地方培养优秀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人才市场的扭曲。在这里,笔者呼吁大城市不要做这种有损城市形象的事情,教育毕竟不是狩猎场,仅仅靠掠夺名师来发展教育,也不是教育发展的真本事。哄抬名师的价格,如同哄抬房地产一样,迟早是一种泡沫行为,最终会走进死胡同。对于这种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现象,有关方面也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