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中尾武彦:应对气候挑战也需要融资工具
//m.auribault.com 2016-01-04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挑战。我们需要资金来缓解其带来的影响。

  2015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纽约共同达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相当多的目标都涉及气候变化。事实上,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是实现其他发展目标的基础,这些目标包括消除贫困、水安全、粮食安全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2015年9月宣布,亚行的年度气候融资至2020年将增加一倍,达到60亿美元,约占全部融资的30%。这一承诺反映出在亚太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这里的人民遭受着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旱涝和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它体现了亚行的战略重点,也反映出亚行因高效利用其资产负债表而使整体融资能力提高了50%。

  亚太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37%。如果不积极干预,这一比例将持续上升。干预措施包括向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更清洁的技术转型,向可持续交通和更智能、更绿色的城市转型。

  在印度尼西亚,由亚行资助的地热发电项目改善了能源安全,并为下一代地热发电厂描绘了蓝图。马尔代夫192座人居岛屿中,有160座修建了新型混合太阳能系统,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电费并改善能源安全。

  然而,仅凭融资并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我们还必须把提升融资能力与发展智能技术、增强合作伙伴关系和深化知识结合起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公共预算有限,因此,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成功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

  私营部门能为抵御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提供资金、技术及专长。但是,由于相关技术被认为存在风险,企业有时不愿参与,妥善的风险共担能吸引私营部门的资金。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是吸引私营部门参与气候项目的途径之一。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股权投资或担保、承担扶持角色将其变为现实。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获得气候相关知识和信息。这就要求扩大融资机构与知识机构的合作。我们需要发起更多类似“亚洲气候基金”的举措。这项基金资本达4亿美元,是针对有利于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司和交易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合资企业,投资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自然资源效率、水务等领域。

  近来发起的促进复原能力发展的气候服务可以成为未来的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政府与亚行等多边开发银行、慈善机构及私营公司合作,开发新的工具、服务和策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复原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斯科尔应对全球威胁基金会等机构的参与,赋予了这种多元化合作伙伴关系更广泛的专业知识。

  我们有创造力,也有金融工具来抵御气候变化。凭借适宜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和知识,我们就能趁时间犹在,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作者为亚洲开发银行行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