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青岛胶州一中学生常升因高考志愿被同窗好友篡改而面临无学可上一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3日中午,胶州公安通报了事件的最新进展,“经调查,郭某涉嫌违法犯罪,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面对此结果,在和记者交流的最后,郭父最终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并放声大哭,他说自己平时忙生意,没把儿子教育好;自己支持让儿子受到应有的惩处,但也希望各方不要给儿子太多的压力。(8月4日齐鲁晚报)
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完整的,那么这个孩子的价值观才能正确,才能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如果,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或者是错误的,那么这个孩子无疑更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出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所接触的最早、最亲密的成人,他们的习惯是孩子的行为指南,这是家庭教育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所在。我们通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此意。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并没有做好孩子的老师:他们或是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或是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所以,在孩子出问题时,做父亲的当然要检讨: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做出如此荒唐滑稽的事情?原因除了所谓的愚昧、不懂事之外,还与规则意识的缺失有关——明明规则就在那里,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要逾越和触犯规则,根本不计后果。这种规则意识的缺失,也就是对规则的漠视,让他在一时间做了糊涂事。因为,这是一种惯性,在没有看到后果的可怕和受到实质的处罚之前,这种惯性就会让人下意识地把规则视若无物。
漠视规则不仅在篡改志愿的考生身上存在,漠视规则其实是一种社会病。惨痛的案例如,女子在野生动物园下车,不幸被老虎咬伤。如果,她知道下车的结果是被老虎咬伤,是母亲被老虎咬死,她肯定不会下车。但是,漠视规则的惯性让她以为不会有事情发生,以为漠视规则的后果只是自己得利。普遍的案例如,路怒一族的随意发泄。最新的新闻是,“路怒哥”被追尾后,掉头冲撞对方车辆。他就不怕酿成更严重的事故,就不怕把人撞死?可笑的案例如,大妈“组团”强行逃票,想省10元却要补交10倍罚款,难道她们就不怕出意外,就不怕自己逃票的行为成为诚信污点?在漠视规则的惯性面前,未知的结果似乎没有人在意。
人们为何会漠视规则?从教育的层面看,在于规则养成教育的不够,其中既有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学校教育的缺失,还有社会教育的缺失——当规则教育呈现“说一套、做一套”的两张皮时,有多少人会坚守内心的规则意识?从规则执行的层面看,在于规则的模糊和执行的弹性,如果规则总是被选择性执行,总是对一些人温情脉脉,对另外一些人冷若冰霜,无法做到一视同仁,那么对规则的敬畏就无法养成,人们觉得规则就像橡皮筋一样,总是可以伸缩的,而在伸缩过程中,总是有利可图的。既然,有利可图,漠视规则也就成为了易传染的社会病。
于是,在社会性的传染中,漠视规则就可能成为一种习惯。直到极端事件发生时,人们才恍然醒悟,漠视规则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这样的醒悟有时来得太迟,因为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而且这样的醒悟无法长久,因为有利可图会让人懈怠。所以,面对漠视规则的惯性,应意识到规则养成教育的缺失和规则执行的弹性化,应以更完善的教育和更公平的执行,让人们更早养成规则意识。如此,才能规避漠视规则的惯性思维。
熊丙奇:大学师生要敢于对“潜规则”说不2014-05-13 |
新华每日电讯:“适度容忍腐败”在中国没有...2014-09-26 |
吕迎旭:“规则意识”从娃娃抓起2014-12-11 |
防艾首先是要反艾滋歧视2015-12-01 |
傅达林:别让守法者吃亏2015-12-16 |
全面发展,纾解群体焦虑2015-12-28 |
李劭强:“快意恩仇”无法成为规则意识的基础2016-01-04 |
“饿了么”们不能总等曝光后才“下架”2016-03-17 |
超标办公楼面前,学校教室不应拥挤不堪2016-03-24 |
注水的时间让老实人吃亏2016-07-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