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精准扶贫需要慈善的力量
朱昌俊
//m.auribault.com 2016-05-27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5月24日晚,第三届“CCTV慈善之夜”收官,十位“cctv年度慈善人物”正式揭晓。姚明、邓迎香、塔林夫、徐之伟、孙雪梅等10人获得“CCTV年度慈善人物”。(5月25日新华网)

  “CCTV慈善之夜”悄然间已行至第三届。与前两届不同,这次晚会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宣传主题,在“CCTV年度慈善人物”的推选上,不仅关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榜样人物,而且继续发掘那些默默奉献、帮助他人、温暖社会的凡人善举。虽然如姚明这样的明星人物“获奖”足够吸引眼球,但那些普通人的凡人善举的脱颖而出,注定更能彰显慈善的“无界别”,也成为慈善与“精准扶贫”相得益彰的一道道注脚。

  所以我们看到,当晚荣获“CCTV年度慈善人物”的有邓迎香这样的基层扶贫工作杰出代表;也有一生奉献给“保护环境、助学扶贫”事业的塔林夫,还有发起发起“倡孝修德,孝行天下”倡议、成立“隆力奇爱心基金”的爱心企业家徐之伟,这些“平凡”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身份都不一样,所扮演的“慈善者”角色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却都与“精准扶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过去,我们谈到扶贫,往往首先谈到的是政府的公共责任。但在扶贫攻坚和倡导精准扶贫的今天,原来那套仰仗政府“全方位兜底”的扶贫方式显然需要得到优化。精准扶贫不仅要求政府在扶贫发力上的精确化,更是指在扶贫力量的组织上要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社会慈善在这方面,恰恰是一股最合适也必不可少的力量。可以说,今年的“CCTV年度慈善人物”评选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将聚光灯投到那些致力于扶贫的慈善人物身上,既是对这些年度慈善人物在精准扶贫上默默付出的一种肯定,也是未来精准扶贫必须一定程度上依赖慈善的一种必然。

  所谓精准扶贫,是相对于过去的粗放扶贫而言,它针对的是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而社会慈善,由于自身专业化和多元性的优势,当能最大可能的弥补过去粗放扶贫大而不精的缺陷。比如一些慈善个人和慈善组织,因为相对更灵活,更具个体化的视角,当能够为一些贫困群体提供更多接地气的扶持与帮助。特别是凭借专业力量,能够对贫穷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支撑。比如于这次的“CCTV年度慈善人物”孙雪梅,长期致力于儿童防性侵教育、并与全国百名女记者联合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显然就展示了另外一种常被忽视的“贫穷”,并以自身的力量对之加以精准“扶持”。

  是的,贫穷不只是经济上的概念,而更指一种生存状态。而最为理想的慈善就是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一点上,扶贫与慈善恰恰有价值和实践上的双重“合谋”之处。但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整个社会对于慈善和慈善组织的作用与价值,对于慈善之于扶贫的重要性的认识,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忽视。这既阻碍了慈善的发展,也妨碍了慈善之于扶贫的巨大推动力的实现。“CCTV年度慈善人物”能够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并向那些以慈善的方式致力于扶贫的平凡英雄致敬,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之为扶贫与慈善的双赢,它为精准扶贫打开了另一扇窗,也为慈善的发展推开了另一扇大门。

  精准扶贫需要慈善的力量,慈善需要在精准扶贫中开辟更广的天地。希望这次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CCTV年度慈善人物”评选,能够成为慈善与扶贫共进步的一次共识的凝聚,一种理念的昭示,并最终汇聚成行动的力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