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期,“蒜你狠”再次发威。记者在山东金乡、河南中牟等大蒜主产区调查发现,产量下降、市场供求是这波“蒜你狠”行情的决定性因素,但其中也不乏投机者的推波助澜。在投机者看来,蒜市犹如赌场。他们通过多种手段影响价格,有小户炒家直言“今年投了100万元,差不多挣了100万元”,大户炒家的资金甚至过亿元。(4月17日 新华社)
“蒜你狠”这个带有调侃的名词,想来公众不会陌生,早在2010年7月它就出过一阵风头。当时全国大蒜价格持续上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从6元一斤猛蹿到10元一斤。而今6年过去,没想到“蒜你狠”卷土重来,而且价格比上次更高,在不少地方,蒜头零售价已突破12元一斤。有网友戏言,现在如果在大街上碰到满嘴大蒜味的人,不要小瞧了,说不定人家是在炫富呢!
在这辛辣调侃的背后,是消费者面对价格疯涨的无奈。好在大蒜毕竟只是一种调味品,并非主食,单单“蒜你狠”不大可能对居民生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是,若政府对这类现象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就有可能造成“蝴蝶效应”,由“蒜你狠”而带动“葱你来”,由“豆你玩”而引发“油你涨”,还有“姜你军”……几大怪状轮番进攻甚至一齐上阵,居民的菜篮子就会变得十分沉重。因此可以说,“蒜你狠”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课题。
原本散发着清香的大蒜,为何会多次发“狠”到这般地步?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波“蒜你狠”原因有三:一是产量下降,二是内需及出口等需求不减反增,三是炒作。前两者可说是客观因素,但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投机炒作者的兴风作浪,蒜再“狠”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价格陡涨。毕竟,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可能突然发生断崖式改变,即使要涨价,也该有一个时间与幅度上的“缓坡”。
毫无疑问,正是动辄上亿元的囤积居奇与各种不择手段的炒作,显著放大了“蒜你狠”的威力。尤其恶意炒作手法,可以说是两头通吃。对于需求一端,他们不断制造供给紧张的气氛,直接哄抬价格;而对于供给一端,他们也故意将水搅浑,成为浑水摸鱼者。据透露,其办法也不复杂,一面是与种植户签订采购合同,提前将大蒜货源大面积垄断,赌一把;另一面则是散布虚假消息,发布各种“预测”称下一年度大蒜将价格低迷烂在地里。如此两头施放“烟幕弹”,造成的后果就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两端利益都受损,肥水独流进中间垄断环节。
可见,要遏制“蒜你狠”之类的淫威,防其今后重演,政府部门很有必要揪出其背后的黑手。我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哄抬物价等价格行为。《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则规定:囤积居奇,导致商品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应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而为牟取暴利发布虚假消息,更属于恶意造谣传谣,都有相应的法律来惩处。如果抓获一批这样的典型违法人员,依法惩处并曝光,不仅能打击“蒜你狠”的气焰,更能澄清视听,克服市场的恐慌心理。
另一方面,政府也应组织权威机构认真收集、及时公布有关农产品供需信息,加大信息透明的力度,以此引导市场,不给浑水摸鱼者可乘之机。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还可像采购粮食一样收购一部分价格波动较大的农产品,像“蓄水池”一般,起到良好的调节、平抑物价的作用。
燕赵晚报:“6连号”是丑闻,“14连号”...2009-08-01 |
燕赵晚报:“6连号”是丑闻,“14连号”...2009-08-01 |
无风不起浪2011-08-15 |
微言快语2012-01-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