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听懂药店反对监管码的弦外之音
邓海建
//m.auribault.com2016-02-26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2月24日晚,阿里健康就当日上午“老百姓”等19家连锁药店联合声明中提到的“应全面取消电子监管码、阿里健康彻底出局”亦发表声明,指责其“窃取数据、不公平竞争、绑架公权力”等莫须有的攻击,称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声明中,阿里健康再度指出早已与国家食药监总局组建联合工作小组推进移交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事宜,并重申不放弃对社会担当的决心。(2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药品上的电子监管码,大概就是个质量溯源体系的意思,管起来“扫码即可见”,打假也能真正“顺藤摸瓜”。

  阿里健康说这是为假药“找麻烦”,显然说得太过谦虚而客气。因为有了这个监管码,真正用好管好,不仅是打击假药的“大杀器”,甚至可以为处方药的网络销售开疆辟土,最终掀起药品销售模式与生态的革命。简言之,监管码不仅能管质量、还可以降价格。阿里当然不是救世主,志在新市场的拓展,是趋利使然;而监管码一旦铺天盖地下去,迟早会成为药店等零售系统的“收割机”。患者得了便利,药价销售环节的既得利益土崩瓦解——这个道理,才是双方在官面回应之外的真正纠结。

  市场上商家兵戎相见,只要在公序良俗之内,消费者倒也乐得坐山观虎斗。但此事弄成眼下的田地,各方的苦楚已然非常清晰:一则,阿里退出,是苦于立场与利益的身份掣肘,并非是监管码本身有问题;二则,食药监总局被迫暂停,是涉嫌程序上的瑕疵,亦并非在监管码上留下什么话柄;三则,19家连锁药店道理铿锵,揪住的不过是监管码实施中的小辫子,它们显然无法说服公众相信监管码本身是洪水猛兽。至此,答案已然很明显:在纷繁复杂的“斗法”中,即便是希望拍死监管码的利益方,亦没有人指责监管码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却纷纷巧妙规避了监管码本身的积极意义,在程序正义上横挑鼻子竖挑眼。

  惟有一点是肯定的:实施监管码制度,打击假药、严格溯源,改革零售药价形成机制,这是百利无害的大事。就像阿里健康说的,“当年,我们从3小时找到4400多万支问题疫苗的案例中发现了药监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在大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管理要素的时代,以监管码的“紧箍咒”守护好食药市场,如此裨益公益的公共治理思路,能因少数利益群体反对而步步倒退吗?

  今日看来,阿里健康退出这趟浑水是应该的,其投资上亿元搭建的系统“基本上打水漂”也不是重点。需要反思的是,正如业内所言——从系统的设计水平到对庞大数据的处理能力等来看,真正能接单的也无非是BAT这类互联网企业,“如果交由国家队来主导,难保不会出现铁道部12306订票官网那样的产品。”但如果因阿里健康退出而就此雪藏了监管码制度,嗓门高的沉潜不语,沉默的民众作何感受?

  长远而言,药品溯源监管体系是承载着社会责任的监管创新,制度功课做好了、程序功夫到位了,药店再怎么反对,恐怕也缺乏摆上台面的底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