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多家医院称,存储脐血可治疗80多种疾病。自体脐带血真的这么有用?不少专家表示,自体脐带血应用概率非常小,并非移植首选。北京脐血库首席执行官邓钺透露,14年来北京自体脐血库存储量达20万份,临床上利用的有15例。而公共捐献库存储2万多份,应用700多例。(2月22日《新京报》)
一些医院关于储存脐血的宣传大多是,“存储脐血,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可以治疗白血病、肿瘤等80多种疾病,宝宝和家人都可以用。”这些宣传语本身提到的情况基本属实,但问题在于其宣传的表达有些片面夸张,对于储存脐血的一些局限性却很少提及。比如,脐血容量低,很难满足高体重患者,1份脐血只能提供给40公斤以下的患者;脐带血并非包治百病,而且应用率低,自体脐血库移植应用不足万分之一;大部分是对他人有用,自体脐带血移植基因缺陷风险高,而且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是明确不能用于自体移植;理论上可以保存50年,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干细胞的数量也会衰减,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由此看来,一些医院对储存脐血的宣传虽然称不上是虚假宣传,但事实上比较片面,已经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并加入了夸张成分,使宣传言过其实。而且现实中甚至经常在脐带血采集环节出现问题,并且医院方面一般没有相应的解释,大多情况是孩子家长承担损失,这也是宣传与实际情况的不对等。部分医院的这些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是变质的“欺骗”,没有做到为“患者”考虑,反而让“患者”吃亏,医院自身成为利益最大化者,违背了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
具体来看,这种情况往往会让孩子家长处于一种不知情的劣势地位,对医院盲目信任。尤其是在真正需要脐血的时候,受到一些不知情因素的阻碍,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心理打击和实质伤害。而且还会让家长对医院的敷衍草率产生抱怨之情,加重彼此的不理解,更有可能加重医患矛盾。问题的根源出在一些医院的宣传和态度上,所以说,储存脐血,一些医院欠公众一个说法。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医院的商业化脱不了干系,靠“大而好”的宣传无非是想让更多家长选择储存脐血,从而从中获取商业利益。但商业化不能成为医院不科学的宣传存储脐血知识、不给予公众相应的知情权的正当理由。而且目前的这种宣传状况,使得脐血库的扩建更具盲目性,再加上现实中对脐血的相关保护措施并不到位,采集环节也比较容易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宝贵的脐血资源,会损害受益人的利益,这也是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恶果。这是那些医院在给公众交代的时候,最需正视和考虑的问题。
医院可以发展市场经济,但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公众利益为前提。面对储存脐血的现实情况,一些医院不能迷失在商业化中,也不能拿商业化作为挡箭牌,存在不正当的侥幸心理,忽视其隐藏的道德漏洞和良知侵犯。这些医院要意识到在获取这种利益的同时,不仅会丢失医院的社会责任感,更会丧失公众对医院的信任。所以,这些医院应理智的对待,找好要遵守的底线,莫因一时的小利益毁了大利益,造成医院和公众的双向伤害。
其实在现实对待中,只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耐心的宣传科学的存储脐血知识,给予公众对等的知情权,实现相关信息的对称透明,把盲目选择变成合理选择,只有做到了这些,一些现实矛盾冲突才能得到有效缓解。
邓 为:血荒呼唤纠正献血机制之弊2010-10-20 |
大众日报:“生命银行”不该是笔糊涂账2009-04-23 |
李晓亮:献血与用血,也需来一次“血透”2011-08-03 |
娄士强:用群众监督封住“烟酒仓库”2013-06-28 |
新闻观察:红会“卖血获利”“躺枪”能否促...2014-09-24 |
红会“卖血获利”“躺枪”能否促进用血公开?2014-09-24 |
新闻观察:“公开用血信息”是关键一环2015-06-16 |
“公开用血信息”是关键一环2015-06-16 |
何 勇:莫以互助献血之弊否定无偿献血之功2015-11-09 |
“脐带血”生意是不是一种忽悠2016-02-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