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敞开大门接纳“新市民”
泓凯
//m.auribault.com 2016-01-25 来源: 昆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打破户籍制度坚冰,实现人口自由迁徙,基本公共服务“随身携带”,是很多人的梦想,也是政府着力推进的方向。今年起实施的“国家版”居住证暂行条例,清晰地呈现出一幅完整的户籍改革“路线图”和“一盘棋”的政策安排。许多城市的外来人口将摆脱 “异乡人”的尴尬,通过办理居住证或积分落户等途径成为“新市民,享受”同城同权“待遇。

  这不,就在居住证条例出台的第三日,昆明市迎来了首批通过积分落户的“新市民”——她们的脸上挂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因为以后,她们在看病就医、生育服务、子女教育、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将省去很多麻烦,享受到不打折的公共服务,平等地赋予“老昆明”的公共福利。她们有了归属感和安定感后,生活幸福指数会进一步攀升。首批落户者虽然只有3人,但毕竟打开了一个群体“样本”,为积分落户提供了一条可预期的通道。期待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成为“新市民”,为昆明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为城市的发展增添活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人选择在昆明工作生活、安家置业。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人“漂”在昆明,一纸薄薄的户口,竖起了一道外来人口与居住城市之间的“玻璃墙”。虽对本地发展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和汗水,但他们“漂泊异乡客”的喟叹不时会发出,融入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首批“新市民”的落户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昆明将敞开怀抱,秉承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胸襟,接纳更多的“新市民”,让他们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个城市的发展固然需要高学历、高技术、有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加盟”,同时也需要建筑工、清洁工、送水工、快递员这些不同层面的劳动力。今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其实已离不开他们的点滴服务。试想:如果没有汽车维修工、餐馆服务员、掏下水道的工人师傅,我们的生活会是咋样?外来务工人员存在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在上海等城市,将吸收外来人口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办法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大量“新市民”涌入,会不会让城市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不堪负重,降低“原住民”的生活质量?回答是:不会!因为作为改革的顶层设计,条例已针对不同规模的城镇积分落户作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讲,“新市民”的到来,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他们是受益群体,但不会动摇原住居民的福利奶酪。因为“新市民”的加入能够不断推动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发展的蛋糕做大了,就可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对本地居民来说是件好事,大家都可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当然,制度再好,需配套政策同步跟上改革脚步,比如申领居住证“门槛”会不会过高?如何畅通积分落户通道?有限城市资源如何公平惠及更多人?……一系列问题会在操作运行中不断显现,需要拿出措施应对解决,以确保实现改革预期目标,真正兑现亿万流动人口的切身利益。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