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莫让网络直播 “网”住校园孩子
石迪
//m.auribault.com 2016-09-06 来源: 深圳晚报
分享到: 更多

  高中生直播开学,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其中,既存在未成年人信息被泄露的隐患,又折射出了网络直播的低龄化趋势。忽然之间,网络直播的“魔爪”似乎已经悄然伸向了未成年人,并且的确能够制造出潜在的威胁。

  这种个例,或多或少源于边界限定的缺位,在业内,钻法律的空子、打时间擦边球等机巧思维早已成为“常识”。然而,一定程度上,有无边界其实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直播的边界是否触及了恪守的公序良俗的底线,才是人们评判网络直播优劣的本质标准。

  譬如,外界质疑高中生直播开学,缘于其没有在校园搞网络直播的权利吗?这自然不成立。该学生的行为之所以遭受非议,是因为其忽视乃至侵犯了不知情出镜人的隐私权。无论是学生身份、开学时机还是校园场所,都未给网络直播设置具体界定或屏障。

  可想而知,不久之后,网络直播在未成年人群体极有可能遍地开花。一方面,手机的普及为网络直播的普及提供了充分的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现行的监管措施的确赶不上网络直播的野蛮生长,并且也收不拢对于直播的各类心理需求。

  从国人对于一件件出格的直播“事故”麻木开始,从大大小小的主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开始,从低龄学生也能由于一次直播成为网红开始,倏忽间,当年的新兴行业已经成了自带痼疾的强势产业,人人都不吝啬唾沫星子,可人人都能认知到其中蕴含的商机。不是受众疯了,而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只是他们禁不住网络直播的吸引,又谨记着自己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底线。

  这种众生相反映的也正是该行业内部的现状。缺乏足够的自律和他律机制,其迅猛的开拓时常超越现行规章制度的管制范围,导致了网络直播呈现出一种动态病变,新的领域出现旧问题的现象仍不鲜见。

  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挖潜价值的行业,须给予必要的发展空间,制度监管的药方,终究还得落实到行业底线的铺陈和普及上来。可以尝试乐观地预估:若能恪守底线,自然懂得区分边界。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