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的背后,职业院校正迎来春天。最新的统计显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迅速提振珠海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但由于本地职业院校培养规模小,技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去年珠海技术人才缺口已接近10万人,今年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一些企业开出上万月薪仍招不到技术工人。但与之相对的是,社会上对技术教育仍存有“偏见”,很多年轻人和家长都不愿意报读技校。(12月3日《南方都市报》)
随着企业机器换人的推进,生产效率提升,前几年频现的“用工荒”虽有所缓解,但技术人才“紧缺”仍是一件令人挠头的事情。企业招一名博士、硕士不见得是一件难事,可招一个技术工人却不是那么容易。有企业曾开出年薪70万的高价,竟请不到一个高级技工;有企业开出20万年薪,还招不来一名焊工。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已成为一种“紧俏商品”,位重而价高,与拥挤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供求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供不应求导致商品价格上升,而受价格驱动,市场会随之增加供给。然而,这一原理用在技术人才市场上却“失灵”了:技术工人紧缺已有些年头,各地纷纷高薪延聘,短缺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在某些地区还有加剧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技术人才却“高薪难求”,根源何在?
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长期以来畸形的人才观和社会“偏见”积淀的结果。我国职业教育虽然搞了多年,数量规模也不小,但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依然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无论是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还是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职业教育的质量跟不上,势必难以打造出大批的“技术精英”。
社会对人才的评判也有失偏颇,由此带来了人才消费的“虚热”,扭曲了企业用人的标准,一味追求高学历,冷落了掌握一定绝活的技术人才,重使用轻培养;而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眼里,似乎只有那些高考失利、分数达不到国家普通高校招录标准的学生,才会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去上各类职业教育学校。
值得欣喜的是,国家正高度重视解决这一问题。前不久,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相关院校的转型思路和模式,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就将来临,也意味着技术人才在未来社会地位、发展空间上将有显著提升。“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今天,期待更多的人看中职业教育、看好技术工人!
司马童:“领导子女不上职校”说明什么2013-04-16 |
熊丙奇:发展职业教育 关键在于改变办学导向2014-06-26 |
罗 彦:呼唤响当当的职教品牌2014-07-03 |
阙明坤:职业教育不等于“蓝领教育”2014-12-11 |
正本清源让职业教育抬起头2015-07-01 |
中国制造呼唤更多技能“金牌”2015-08-24 |
职业教育不热学徒制难红2015-08-26 |
朱昌俊:用工荒折射职业教育存短板2015-12-04 |
寇宇龙:我们为何惊讶于“过万月薪招不到技...2015-12-04 |
高永维:就业难遭遇用工荒根本就不是钱的事2015-12-0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