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杨耕身:旧衣服当爱心捐折射慈善文化的苍白与落后
//m.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指责公众的爱心总是有风险的,所以只能说,将旧衣物当成爱心捐献,表明公众的捐赠观念没能与时俱进,进而表明一种慈善文化的苍白与落后。

  据说这是一条“爱心过剩”的新闻。

  2007年,为帮助贫困学生,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8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却让学校犯了愁。目前在学校存放的大概有2吨多衣物,另外还有近1吨堆满在邮政营业厅没来得及领取。这些多余的衣物怎么处理也成为巨大困扰。该校校长付忠不得不呼吁“爱心人士不要再捐了”。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得石镇中心校的苦恼,其实不是“爱心过剩”,而仅仅只是“衣物过剩”。在这个时代,谈论“爱心过剩”还是太过奢侈。今年9月19日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共接受社会捐赠钱物超过1000亿元,其中七成为企业捐赠,个人捐赠比例连续三年下滑。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反映一国国民捐赠水平的“世界捐助指数”,在其去年11月发布版本中,我国排名128位,位列倒数第8。这能是过剩?

  报道中付忠校长用词谨慎,一口一个“爱心”,一口一个“感谢”。我猜他这样一定是很累的。因为在我看来,那摆在得石镇中心校里的大量无法处置的“多余的衣物”,实在不能算是爱心的证据。“多余的衣物”堆积在一起,且无人需要,那就只能算是垃圾了。而且从报道来看,这些“多余的衣物”大多属于旧衣服、裤子和鞋子。“爱心”大抵是不好指责的,但是让人仍然忍不住吐槽的一句是:这都什么年月了,还将旧衣服当成爱心捐赠?

  随着经济发展,米易县已经没有学校需要旧衣服,即使是最偏远的地方。这是当地给出的说法。但要我说,旧衣服本来就不宜直接捐赠。将旧衣服直接捐赠,很难说不是一种懒惰,或落后。

  外国人穿过的衣服入境,我们大多唤作“洋垃圾”。那么以爱心名义捐赠的旧衣服,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得石镇中心校接收到的衣物,显然多数是未经专业处理的。作为一个常识:旧衣服重新使用,是需要消毒的。据说香港人在捐赠衣服时通常会附一张留言,承诺所捐衣服清洁卫生,无传染病。但即使如此,回收组织仍需要进行统一消毒处理。

  指责公众的爱心总是有风险的,所以只能说,将旧衣物当成爱心捐献,表明公众的捐赠观念没能与时俱进,进而表明一种慈善文化的苍白与落后。而8年前的一条求助信息到现在仍在传播,当然也表明在搭建一种信息透明且对称的基础性慈善平台方面,还存在极大欠缺。所有这些,大概仍是需要拷问我们社会的慈善制度及发展。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