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乔志峰:何时不再有“供港食品”
//m.auribault.com2015-09-25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供港富余食品将在内地销售,合格率近100%.记者从“2016年度供港生鲜招标发布会”获悉,在足额保障香港市场的前提下,明年将有200亿元供港生鲜产品投放国内市场,包括北上广深及长三角、珠三角的60万居民将首先开始享用。产品覆盖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米面油及调味品等。长期以来,内外销双重标准问题一直困扰着内地消费者,以至于出现国内消费者到日本买大米、打酱油的风潮。(9月24日国际在线)

  公众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供港食品”比国内普通食品在安全上更有保障。此前,珠三角地区部分超市曾开辟过一个新的蔬菜专区——“供港蔬菜”,颇受消费者青睐:“这里贵是贵一点,但吃着更放心,从中选购一些便宜品种还能承受。”惜乎规模较小,未能惠及大众。现在,供港富余食品终于要较大批量投放内地市场了,无疑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放心的选择,令人充满了期待。

  可以想见的是,“供港食品”一经推出,必然会受到部分高端消费者的追捧。原因很简单,就两个字:安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大背景下,“供港食品”何以能够实现安全?原因也是两个字:监管。为什么同样是大陆生产的食品,“供港食品”就比普通食品更放心呢?为什么都是同样的监管部门,对“供港食品”的监管就“给力”得多呢?恐怕还是个重视不重视的问题。

  不管承不承认,中国现在的食品是“分级”的。金字塔顶端的叫作“特供”,然后是重要活动(如“两会”和“奥运”)期间的“定点采购”以及“供港食品”,再然后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最底端的则是普通食品。“特供”和“定点采购”比较特殊,普通人有钱也不一定能够吃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生活比较富足者的选择。最底端的普通食品,当然归最广大的老百姓“专享”,而问题食品和食品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出自这里。

  “供港食品”虽好,能够享用到这种放心食品者毕竟是少数——目前,只有北上广深及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居民才有此幸运。那些吃不到“供港食品”的地区和消费者,只能徒唤奈何。

  监管部门能保证“供港食品”的安全,为何却独独对老百姓吃的普通食品难以保证呢?恐怕非不能也,乃不为也。面对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国人出国抢购洋奶粉、抢购高档国产白酒的事例,不知监管部门作何感想?何时对所有的食品都一视同仁了,何时“供港食品”这个专有名词不再存在,说明食品安全工作才算真的抓到位了,老百姓就能吃得放心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