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前不久,文化部下令在网络上“拉黑”120首网络恶俗音乐作品;近期,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联合公布2014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时特别指出,网络低俗语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这无疑又一次向包括广大网民在内的社会各界敲响警钟:绝不能低估目前在互联网上无所顾忌、大行其道的那些“黑歌黑词”对社会风气尤其是青少年心灵的毒化作用。
不妨浏览一下被文化部下令“拉黑”的那些歌曲,几乎是低俗、恶俗、媚俗的超俗产物。尤以所谓说唱组合“阴三儿”的作品为最。看一下“阴三儿”作品的歌词就明白,这哪是什么“平民艺术”、“市井声音”,分明就是脏话连篇骂大街,极尽侮辱、诋毁之能事,毫无遮掩、无所顾忌、没有底线地挑战核心价值观。而且,“阴三儿”被“拉黑”的恶俗歌曲竟有17首!再看部分互联网新词如“草泥马”、“?潘俊薄ⅰ氨聘瘛钡龋?皇っ毒佟U?缱?宜?裕?庑┧?健靶麓省痹齑矢竦鞑桓摺⑵肺坏拖拢?幢槐ㄖ健⒐悴サ缡拥让教迨褂谩M?绲退子镅源罅坑肯郑?罅烤奂?松缁犰迤??唤鲅现匚廴咀呕チ????蛊洳?蔽薅鹊亩净?饔蒙?冈谏缁帷⑸?畹亩喔鼋锹洌?丫?搅朔侵卫聿豢傻某潭取?/P>
曾有人将“黑歌黑词”的泛滥归咎于网络“虚拟社区”和自媒体“缺少人把关”的特性,但国家有关部门深刻指出,目前网络机构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甚或部分网络及新媒体的监管部门,严重缺乏应有的职业担当,严重缺乏应有的行业监管,严重缺乏应有的法律责任等,是导致“黑歌黑词”几近洪水猛兽的深层次重要原因。更有网民的呼吁之声一针见血:早干吗了?“黑歌”为什么非要积攒到120首?“黑词”为什么非要看其“横行”?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恶俗歌曲、低俗语言流行起来,尤其是在广大青少年中成为恶之花般的“时尚”时才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网民当然还以朴实的话语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之声: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不能丝毫低估,“黑歌黑词”对青少年的毒化作用丝毫不能低估;事先“扎紧篱笆”一定比事后“亡羊补牢”管用!
我国已经走入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1个年头,网络语境中孕育出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系统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近一两年来,网络热词热语势头不减,我国语言生活热点频发,网络语言上广播电视节目、进教科书、入词典等问题引起社会热议。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净化网络,切实维护网络的文化纯净和文明导向,才愈发地紧迫和重要。社会各界在这样的时刻不应该也不能等闲视之,应站在保护青少年心灵健康的高度,以民族和社会未来的名义,积极加入治理网络“黑歌”和网络语言粗鄙化行列中,参与到净化网络音乐和语言的行动中,让一个完全“中国式”的洁净纯粹、文明向上、健康放心的网络环境成为青少年一片湛蓝清澈的成长天空。
长江日报:律师作假当追究 律师权责需明确2009-12-15 |
长江日报:律师作假当追究 律师权责需明确2009-12-15 |
吴学安:如何防止“毒苹果”再现2011-11-18 |
潘洪其:行贿犯罪档案不妨扩为“行贿档案”2011-12-05 |
陈 方:那些纠结在荧屏和现实中的心性2012-05-09 |
王 莹:A股难救场 “冬播”有风险2012-11-29 |
文汇报:形成让潜规则无所遁形的大气候2014-05-20 |
羊城晚报:“双转移”是启动新经济增长模式...2009-06-01 |
羊城晚报:“双转移”是启动新经济增长模式...2009-06-01 |
一周看点:校园安全不能承受之重2010-03-2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