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乡村教师的大爱精神-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书评书讯

展现乡村教师的大爱精神

项万和
2020-07-07 08:06:0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为从业近30年的图书编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推出一部优秀作品。李美桦的长篇小说《凤凰春晓》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凤凰春晓》:李美桦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回望一个时代,致敬一个群体。这个朴素而真挚的创作初衷就这样激励着我前行。”作者李美桦以《凤凰春晓》为乡村教师立传。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一度面临严重的师资匮乏,许多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常年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给农村孩子搭建一间教室、安放一张课桌,为孩子们铺就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凤凰春晓》主人公倪万喜就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农村代课教师的缩影。他把村小办得风生水起,让孩子们得到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完成他自己没有实现的夙愿。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主人公育才培优、不求回报的大爱精神。

  小说中,农家子弟倪万喜发奋苦读,却因错过体检时间与大学失之交臂。他回到乌地吉木小学代课,想通过招工转正改变命运。然而,命运之神似乎总在考验倪万喜,他一次次在人生十字路口做出艰难抉择。小说中,倪万喜和同事克服重重困难,让一个个农村孩子走出大山,他自己却为了学生一次次放弃高考、转正以及到乡里、县里发展的机会。倪万喜还为学生着想、从大局出发,主动建议上级撤并村小,宁愿自己“失业”。

  没有生活根基的作品是没有深度的。李美桦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人,他的父亲是民办教师,他的启蒙老师是代课教师。李美桦从偏僻乡村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大山深处当教师,之后又长时间在教育部门工作,非常熟悉乡村教师的生活境况。

  深厚的生活基础、扎实的叙事功力以及作家观照现实的情怀,赋予李美桦一支充满表现力的笔。《凤凰春晓》回望农村教育曾经走过的路,讲述艰苦环境下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奋进、执着和坚守,展现他们的理想和担当。小说以细致入微的白描手法,塑造倪万喜、张尚福、祁四老爹、夏雨、吴正虎等动人形象,把主人公的真诚善良、坚韧睿智,把普通村民的淳朴厚道、豁达乐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书以金沙江畔乡村为故事背景,灵活运用金沙江川滇沿岸方言土语,明快简洁地勾勒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风情,让小说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富于可读性。《凤凰春晓》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呈现人性的善与美,绘就出一幅多彩多姿的社会风情画卷。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赵振川:西北是根 长安是魂

    时代和火车一样,滚滚向前,赵振川从来不是一个抓着过去不放的人,但当回忆故去的那些人和事的时候,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来处。

  • 陈康白:科技报国 时代担当

    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的主要筹建者,陈康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是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老专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 爱智求真与现实关怀的高度统一

    陶德麟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