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始终不忘初心 永葆蓬勃朝气
唐爱军
//m.auribault.com 2016-07-06 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论述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要求”。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们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驶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坚定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老路”是指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的封闭僵化的传统道路,关起门来搞建设。“邪路”指放弃社会主义旗帜,走资本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老路”会使人民群众陷入贫苦、国家陷入落后,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危机,注定没有出路。实践也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同样不适合中国国情,无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实现民族复兴。所以,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理论”是能够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性课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管用”,就在于我们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性和中国国情的个性,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建构性逻辑”和中国“现代性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我们可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层面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两大逻辑的辩证统一:在哲学层面,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唯物史观等哲学理论中国化,转化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在政治经济学层面,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如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等;在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层面,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回答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当坚定这样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制度问题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唯“西方制度”马首是瞻,而是要“自我主张”,要理性地把握中国制度的特点与优势,特别要认识到中国制度所具有的强大的“自我调适”、“自我完善”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从而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党要从发展型政党转变为治理型政党,以制度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要不断建立新制度,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强化制度力量、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其次,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方面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做到“破”“立”并举。我们强调中国制度要不断完善,不是不自信的表现,恰恰反映了我们的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的能力。

  带着历史荣光的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开辟出一条能够继续大放光彩的新路。愿“不忘初心”的中国共产党在奋发图强的未来征途中,能永葆朝气。(作者为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