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把所有违纪行为都纳入监督视野
傅逊
//m.auribault.com 2016-02-2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更多

  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深化“三转”、转变执纪思路和执纪方式意义重大,必须克服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和偏差,准确吃透精神内涵,更加自信地把监督资源投放到党风廉政建设最前沿,更加自觉地把执纪力量下沉到全面从严治党第一线。

  首先,“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就是“勤体检”,防微杜渐。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千头万绪的各项工作中,最为关键和紧迫的就是重构政治生态、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必须从长远着眼、现实着手,对党员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就组织而言,只有推动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化,才会有真诚坦荡的咬耳扯袖、心悦诚服的红脸出汗。只有在“微反应”时候就及时“诊察”“保健”,才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避免组织的损失和讳疾忌医式的悲剧。从监督对象来看,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不但是组织的要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心期盼和健康成长需要。

  其次,“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就是“治初病”,恢复健康。尽管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措施硬、力度大,但是长期以来精神懈怠、组织弱化、纪律松懈带来的“亚健康”还很顽固,“不治将益深”,腐败和“四风”问题树倒根在,不敢腐的氛围有待强化、不能腐的网络有待织密、不想腐的目标任重道远。如果对于普遍存在的轻微违纪“初疾”听之任之、不予处理,就会造成“破窗效应”,以致程度由轻到重,由“腠理”到“肌肤”,已经取得的成果就会前功尽弃。对轻微违纪问题特别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必须瞪大眼睛、拉长耳朵、硬起手腕,对症下药,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地点,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地治,形成密不透风的全天候监督网。要注重运用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治病救人”手段,综合权衡、宽严相济,使其迷途知返、自我修复,化害为利、恢复健康,为党和人民多做有益工作。

  第三,“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就是“做手术”,违纪必究。纪律是底线,对严重违反纪律、危害国家、损害群众利益的“顽疾”必须“零容忍”,及时“做手术”。对这部分人如不及时挽救,任其突破纪法的边界,势必走向党的对立面,损害组织和人民的利益。严明党的纪律,不全在于违纪分子都受到重罚,而在于没有漏网。只有做到“有病必治”,才能彻底破除侥幸心理。追究了10%,遗漏了90%,只能让违纪“顽疾”蔓延得更快更广,不利于减少腐败增量。因此,强调和坚持快查快结“快手术”,缩短审查周期的执纪策略,就是在用时间换空间,在现有人力、物力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扩大执纪覆盖范围,把所有违纪行为都纳入监督视野,形成一张严密的监督网络。

  最后,“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就是“去恶瘤”,纯洁肌体。法律是红线,是惩处度和震慑力的最大手段。“去恶瘤”是纯洁肌体的终极办法。在监督执纪中,虽然对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极少数”,但却是纪律审查中违纪与执纪之间矛盾和斗争表现最尖锐、最激烈的领域。对越过红线涉嫌违纪的党员干部,无论是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更没有例外、没有“铁帽子王”,及时移送司法,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反过来,党员依法受到法律追究的,党组织必须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和决定及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以精细化、无延迟的无缝衔接、跟进执纪,消灭遗漏和盲区,坚决维护党章的尊严和党纪的严肃性。(作者系山东省威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