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张永谊
//m.auribault.com 2016-01-04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杭州是有着悠久的文化禀赋的城市,山水人文、历史遗迹、非遗文化、文创产业等,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着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占据着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因此,充分发挥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杭州的文化软实力,是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提升杭州独特的文化品位

  创新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系统,提高城市空间环境的品位,塑造城市新形象、新特色,需要文化的深度介入。特色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没有特色,就没有魅力。杭州是一个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有秀美的山水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杭州又有西湖与运河双“世遗”,西湖自然美景与人文遗迹的美妙结合,是让世界更加深刻地读懂中国秀丽山水的精美范本;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文化遗产,它会让世界更加深刻地读懂中国的古老文明。作为旅游名城,杭州应把文化视为一种支柱、一条纽带,以此保证城市的文明建设和精神发展。只有当一座城市的环境与文化紧密融合时,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才能得以充分彰显,“旅游国际化”与地球人共享的杭州之美才会永恒不衰。

  2016年9月G20峰会将在杭州举行,这是一次在政治、经济上都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也是向世界充分展示杭州独特文化品位的大好时机。我们需要积极抢抓承办G20峰会和2022年亚运会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借力借势,推动杭州大力度地营造国际化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彰显杭州的独特魅力,提升杭州的知名度,加速推进杭州的国际化。

进一步创新杭州特色文化品牌

  一座国际化的城市,需要个性化的城市文化特色、文化产品。作为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文化“菜单”可谓丰富多彩,龙井茶韵、丝绸时尚、篆刻文化以及工艺美术、特色购物、精品民宿等等,由这些有着鲜明个性化的文化符号凝聚成的浓浓的杭州风味,一定会让八方来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睹物存念。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历来是中国丝绸的设计、生产和商贸中心,在历史发展中,早就形成了种桑养蚕、丝织印染、设计制造、商贸会展、旅游观光等完整的丝绸产业链;杭州也是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是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西湖龙井茶以其精湛的制茶工艺和独特的品质风格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具有走向世界的文化资本;以印学扬名中外的西泠印社,承传了古老而深邃的传统篆刻艺术,集史学、文学、美学、文字学于一身,既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人际交往、艺术交流的有效方式,更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标识符号。此外,杭州还拥有一大批百年老字号品牌,如都锦生织锦、西湖绸伞、王星记扇子以及张小泉剪刀等等,这一系列“文化品牌”在传承、保护、创新等方面形成杭州特色的“软实力”,完全可以演绎出杭州文化的“国际范”,让杭州文化走向世界。

进一步创新杭州文化产业优势

  文创产品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犹如文化传承传播的“凭据”。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具有传播文化、扩大文化贸易和重塑国家或城市国际形象的多重意义。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形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杭州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传,也集聚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人才,2012年4月,杭州成为国内首个以“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它意味着杭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传承、创新民间艺术与民间手工艺方面悠久的传统得到了世界的“确认”,也意味着杭州成为创意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元素的一座城市。

  近年来,杭州凭借独特的城市特性和人文氛围,确立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充分展示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的城市形象,提升了杭州在文化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创意设计打造时代文化精品,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国际化。在“十三五”发展时期,杭州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杭州经济的新动能,用文化产业大发展来支撑促进城市软实力和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持续提升,助推杭州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丰富和创新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途径和手段。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播,不再是单纯的以图书、艺术品、文艺表演等传统方式体现,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态。杭州应探索海外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设立境外文化交流机构,增加对外文化交流的投入,举办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加强城市的国际公关宣传,把杭州置入全球格局中去考量,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更要加大城市的国际营销力度,创世界城市品牌,打造杭州城市国际化对外宣传和推介的主平台。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