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在实践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董振华
//m.auribault.com 2017-07-31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重要途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引领,是赢得伟大斗争胜利的力量源泉。

  首先,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理论品格。马克思批判旧哲学时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知道,哲学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产生以后对实践也发生了反作用,即改变世界的作用。但过去的哲学家们都是轻视实践、脱离实践的,哲学历来只是书斋里和学院里的东西,人们从来不知道哲学的实践意义,从来不把哲学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以区别于脱离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因此,他们的哲学也可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纯理论的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显然,实践性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理论。它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又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他们的学说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之中。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及与具体的时代条件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它的不竭的创造活力和蓬勃生机,也就决定了它具有不断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的成果引领实践创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不断与时俱进的固有理论品质。

  其次,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统一,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例如,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指明了方向,但是他并没有也不可能提供具体的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方案,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加快,我们就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而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最后,我们党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理论只有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又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称为正确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正是因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和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要具有理论自信。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不畏惧任何风险,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一以贯之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深入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