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们在讨论教育公平的时候,在讨论教育投入的时候,是否应该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近期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部分省份承担的两类专项计划规模,即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更多专门招生指标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受到广泛关注。
跨省招生指标调控之所以引起考生家长及社会舆论的关注,原因之一是《通知》在表述上不够精准。对于高考招生指标的调控,增量改革应该是理想的状态,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要把这个前提讲清楚。另一个原因是考生和家长更关注“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北大、清华和“985”“211”等高校毕竟是少数。在笔者看来,如何让其他教育资源也“优质”起来,是一个更紧迫的话题。
从中山大学校长岗位卸任后的五六年时间里,笔者走访了近300所国内外高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职院校。近两年,我尤其关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一些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介绍,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大力加强了对教育的投入,但是长远看投入重心还要下移,需要更加关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过实地考察,我也看到,越是在贫困地区,老百姓对于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的反响越热烈。我想,我们在讨论教育公平的时候,在讨论教育投入的时候,是否应该对职业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
对于“双一流”建设,国家和很多省份的决心和投入都很大,也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家有计划支持一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我认为,应该把支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与“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匹配起来。我始终认为,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也应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中,主动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技术革新等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这就需要打造升级版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依托一些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和区域产业特点,在学校里建设一批面向一两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学研综合平台,使其成为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平台、“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平台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平台。这一建设应该兼顾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还需要对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给予额外的关注和投入。
当我国的各类大学,尤其是高职院校都逐渐“优质”起来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对于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人生发展路径可以预期、有更多选项的时候,考生和家长面临高考的焦虑感就会逐渐降低,我们离教育公平的理想可能就会更近一步。
(作者系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组长、中山大学原校长)
长沙晚报:破除国企薪酬不公需“适薪令”2014-08-20 |
人民日报:家门口就有好学校,还得多久2014-08-25 |
顾 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计2015-03-19 |
赵婀娜:学区房“退烧”还得靠改革2015-05-21 |
高考:改到深处是公平2015-06-08 |
熊丙奇:农村生上高职离教育公平还很远2015-08-13 |
陈先哲:“择房热”靠什么解套2015-11-25 |
两会的教育议题凸显了公众关切2016-03-18 |
协作计划引发的是教育公平焦虑2016-05-16 |
“高考工厂”可以成为教育改革的指标2016-06-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