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师德建设年为何成了“折腾”教师年
雷震
//m.auribault.com 2016-07-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今年年初,笔者所在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把2016年定为师德建设年,并为此大张旗鼓地召开了动员大会,下发了《师德建设年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与各县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如今师德建设进程过半,我们基层教师的普遍感受就是:这哪里是师德建设年,分明是折腾教师年嘛!

  繁琐的“规定动作”,让教师疲于应付。按照《方案》的要求,师德建设分为宣传发动、学习讨论、整改落实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规定了大量的“必做动作”。

  拿“学习讨论”阶段来讲,要求教师集体学习时间每周至少一次,学习笔记每周不少于2000字,学习心得体会每两周不少于1篇;同时还要进行与师德有关的各种形式演讲会、辩论会、民主生活会;除了这些,更让人咋舌还是“人人参与家访、生生都要访到”家校联系活动。如此“规定动作”看着就让人眼晕,做起来更难以招架。

  众所周知,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需要完成他们所要承担的学科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回应学生、领导、同事及学生家长的各种需求,现在又要教师来完成名目繁多的各种师德建设任务!教师普遍反映超负荷运转,身心俱疲。

  工作忙、时间紧的教师,难以招架师德建设的各种“规定动作”,然而市教育行政部门对“规定动作”的落实情况十分重视,并且要进行检查、评比。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为了在排名中不落后,教师为了不拖学校后腿,就有了师德建设材料的各种造假。以家校联系活动为例,其要求是“人人参与家访、生生都要访到”,并且人人要有家访记录。笔者所在学校是城区学校,班级都超规定了班额,一个班级一般都是70多人。让教师“生生都要访到”,这不现实也不可能。无奈之下,家访记录只能编造了。

  至于教师师德学习笔记、集中学习情况及自我查摆师德问题等,《方案》关注的是某个阶段学习的字数、学习的次数、查摆问题的条数,于是导致教师集中学习体会大部分是抄写的,集中学习记录有的是学校编造的,查摆问题也是网上下载的。

  于是,表面上看似轰轰烈烈的师德建设年活动,内地里却充斥着让基层教师饱受“折腾”之苦的形式主义做法和各种材料数据的造假,不禁让人质疑:这到底是在提升师德,还是在诋毁师德?更为严重的是——由此在教育领域滋生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谁该来为此负责呢?

  作为实施“师德建设年”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这次活动中制造的“动静”不小,也赚取了不少眼球。笔者认为,也许这是一项“政绩工程”,但却实在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