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给公办校松绑要解几根“绳子”
汪明
//m.auribault.com 2016-04-01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激发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但这种创新,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尤其是政府经费投入责任的弱化。

  公办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始终是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据媒体报道,成都市武侯区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率先实施“两自一包”改革,将“人权”“财权”“事权”下放给学校,鼓励学校进行改革发展。这样的改革探索值得期待。

  公办学校办学活力不足表现在诸多方面,尤其在教师聘用、学校管理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缺乏自主权,对学校发展形成束缚。在笔者看来,成都市武侯区给公办校“松绑”的改革,其亮点在于改革的“整体性”,改革贯穿于师资、管理和经费等各个方面。事实上,学校自主招聘教师的改革、学校自主管理的改革、学校经费包干的改革等单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在各地并不鲜见。但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视角看,需要整体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成都市武侯区的改革是一个难得的实践样本。

  在公办学校推行“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改革,离不开“责权明晰”和“经费保障”两大基本要素。责权明晰就是要在政府与学校之间进行明确的责权界定,通过政府职能的调整,赋予学校相应的自主管理权,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武侯区教育局通过制订教育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和服务清单,确保权力规范化运行;试点学校则从干部人事管理、经费运转和自主管理三方面建立学校管理的自主权清单,明晰学校的办学方向。政府与学校的责权明晰,为政校关系调整提供了重要保障。让学校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特别是在教师聘用、学校管理和经费使用等方面拥有自主权,这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此外,经费保障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无论是“教师自聘”还是“经费包干”,都离不开经费保障作为前提。虽然自聘的教师没有编制,但这种无编制教师的引进是一种制度性安排,而非临时性举措,因而与以往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有着本质区别。也就是说,这些教师虽然没有编制,但原来附着于编制之上的福利待遇应得到相应保障,而要做到这一点,经费保障必不可少。“经费包干”是一种经费管理方式的变革,由原来政府将切好的蛋糕交给学校,转而由学校自行切蛋糕,这是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但蛋糕不论由谁来切,做大蛋糕本身则是一个前提。

  目前,成都市武侯区的改革试点正由新建学校向现有学校拓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建学校推进改革与在现有学校推进改革,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也会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予以关注。以“教师自聘”为例,毕竟现有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占了绝大多数,通过自聘引进无编制教师,势必会形成在编教师和无编教师并存的局面,如何保障两种不同身份教师同工同酬、享受同等待遇至关重要,毕竟它会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带来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改革效果。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改革模式其实并不新鲜。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一些地方推进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其中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的模式也曾被广泛采用。但在笔者看来,成都市武侯区的改革与其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往推进的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更多采取的是“经费自筹”方式,是一种“纯粹”的民办运行机制,由此可能带来的政府责任弱化问题、高收费问题也曾受到社会质疑。而成都市武侯区推出的改革,虽然实施了“经费包干”,但经费投入的责任主体没有变,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依然是地方政府。应当看到,激发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但这种创新,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尤其是政府经费投入责任的弱化。

  在现代化治理理念下合理地分权、放权和监督,落实和扩大公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公办学校的办学活力,既要有整体的制度设计,又要有成都市武侯区这样的先行先试,提供好的实践样本。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