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315打假”不能只是一场打假盛会
刘颂寒
//m.auribault.com2016-03-16来源: 中国江西网
分享到:更多

  3月15日,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央视打假例会,每一年的此刻,必定是很多商家坐立不安的时刻。因为,有太多让人担心的商品背后的故事,将会从幕后走到台前来。

  从“免费WIFI盗隐秘”到“网店信誉刷出来”。从“制假牙用废刚料”到“黑心作坊油污横流”。每一起曝光都涉及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圈,给人一种活下去不易的感叹。因此,每一次央视打假,都会迎来一场全民欢呼的浪潮。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打假盛会自然会得到极高的关注度,但关注远远还不够,必须要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处理,才是这场打假盛会应该起到的效果。

  有些曝光的问题,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去年也出现过,甚至更久以前也得到曝光。屡屡的曝光背后,却依旧是某些商家“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似乎,每一次打假都只是对商家的“隔靴挠痒”,丝毫都没有起到“伤筋动骨”的效果。

  针对这样的现象,执法者不能只是盘观者,也应该对曝光的问题企业进行真刀真枪的整治。当然,有时候并非执法部门不为,而是有心为之,却奈何不了死性不改的商家。每一次停业整顿之后,有些商家还是“换汤不换药”。有鉴于此,其实也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于制假售假商家的处罚措施,只有严惩才能保证类似的现象不会“死灰复燃”。

  其实,反观假货比较少的国家的市场化运行,可见他们的假货的土壤相当的稀薄。很多地方都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除此之外,任何商家只要敢于制假,被发现必定是被罚的倾家荡产,永不出头之日。正是因为有这些严格的标准,才保证了市场化运行格外的流畅,也很少爆出类似的新闻。在这个方面,我们大可以来一场“拿来主义”。提高立法标准,同时加大审核力度和监管制度,从而达到市场的更加合理运行。

  当然,每次打假背后,还需要执法者的更进一步。某些潜在的问题,若不是央视曝光,或许还少有人知道,自己每天点的外卖里面都是地沟油。这暴露了一个问题,央视能够发现的问题,为何执法者没有发现,这除了隐蔽能力好之外,更需要反思执法者在工作上还需要如何改进。

  每一次央视打假过后,都要让那些被打假的商家知道痛。但是,在市场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也该从制度上反思,究竟是怎样的漏洞,才造成了今天的“315打假”总是有料可报的现象存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