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作为中国消费者,还是要提醒一下阿里集团要认真履行打假责任,未构成“诈骗共谋组织”的严重罪名,不代表阿里平台就可以放松打假
上周,Gucci、YSL等奢侈品牌的母公司——开云集团诉阿里巴巴集团的案件,由美国曼哈顿地方法院宣判,判决驳回了开云集团的控诉。
开云集团到底告了阿里什么“罪名”?阿里为什么会胜诉?这些细节颇堪仔细研读一番,以便在全球的视野下观察中国电商在打假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责任。
Gucci的母公司开云集团,起诉了14家在阿里电商平台上售假的卖家。售假行为理应受到法律严惩,但是,开云集团并无意打这些“小鱼小虾”,而是要剑指阿里这个电商巨头与销假者构成美国RICO法案下的“联合售假行为”,如果这个罪名成立的话,对于阿里简直是一剑封喉。
RICO法案堪称“大杀器”,法案全名叫诈骗操纵和贿赂组织,相当于我国刑法中的“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不仅是要追究犯罪的个人,还要揪出背后的“犯罪组织”。
RICO法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立法之初,是用来打击黑手党这样的有组织犯罪的,之后扩展到了商业欺诈、证券欺诈等五花八门的领域,也从刑事犯罪走向了民事诉讼。
总之,RICO法案不仅是追究具体的违法犯罪者,而是要彻底铲除违法犯罪背后的整个组织。而开云集团在指控中认为,不仅是那14家具体的经销商在售卖假货,阿里商城还为他们提供物流、支付、融资等一系列支撑服务,与售假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阿里和平台上的售假者构成一个“诈骗共谋组织”。
电商平台对售假者主要还是监管责任,但RICO法案是证明两者存在“共谋”关系,这个举证难度也非常大。直白地说,要举证阿里对售假监管不力,相对容易;但开云集团非要证明阿里和售假者们是一个“有组织框架、有共同目的的共谋组织”,这就很难得到法官的支持。
最后,法官认为,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售假卖家并不会比销售正品的卖家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阿里巴巴和售假者不是RICO法案下的“诈骗共谋组织”,因此驳回了开云集团的控诉。
因为这次“阶段性”胜诉,阿里摆脱了“售假共谋”的帽子,在国际公司的舞台上维护了自身组织架构的一体性和完整性,避免败诉之后可能招致的证券欺诈诉讼。但是,作为中国消费者,还是要提醒一下阿里集团要认真履行打假责任,未构成“诈骗共谋组织”的严重罪名,不代表阿里平台就可以放松打假。中国电商必须以对假货零容忍的态度,告别过去,积极助力中国的消费升级。
阿里巴巴成功背后的启示2014-09-11 |
如何成就下一个阿里巴巴2014-09-25 |
如何成就下一个阿里巴巴2014-09-25 |
苑广阔:电商竞争的战场在市场不在“市长”2015-11-05 |
保护知识产权 激励创新发展2016-04-27 |
IACC叫停阿里,打假没有赢家2016-05-16 |
高端打假不能靠“江湖自治”2016-05-19 |
中国主题公园拿什么叫板迪士尼2016-06-01 |
阿里巴巴赢了国际官司的商业意义2016-06-27 |
迈向国际,中国企业要善于“传情达意”2016-07-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