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网络造谣、抹黑正在日益呈现体系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特点,对此阿里巴巴于12月25日发布官方微博呼吁:打击网络黑势力、黑产业、严惩黑资金,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最近,万达、360等处于舆论关注新闻事件的背后,均爆出网络黑公关的阴影。
(12月26日《都市快报》)
网络已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快速与网络融合、重构。不过,阳光的背后是黑暗,网络谣言、黑产业、黑势力、黑资金等也借助网络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危害网络健康肌体的毒瘤,并被公共舆论称之为“网络雾霾”。而且,网络雾霾不仅兴风作浪、扰乱视听,还对众多知名企业进行攻击,令其饱受困扰和伤害,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肯德基的鸡有6个翅膀8条腿、塑料紫菜等匪夷所思的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在网络上持续传播多年,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比如塑料紫菜的网络谣言事件,一度令整个行业陷入生存危机,差点就摧毁了这个行业。
而近期阿里巴巴与京东的“黑稿”罗生门事件、万达与360疑似遭遇网络黑公关等事件,进一步让公众看到网络的暗黑面,网络水军、网络黑手等肆意妄为,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对企业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攻击。
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言论自由亦有边界,不能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肆意造谣、攻击他人。网络雾霾扭曲了网络舆论导向,更边缘化了客观公正的价值体系。网络雾霾已成社会公害,对网民了解真实信息、尤其是对青少年健康上网造成巨大危害,应像治理雾霾一样,重拳打击网络雾霾,还网络一个朗朗乾坤。
早在2013年9月6日,两高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了司法解释。可见,治理网络雾霾有法可依,应善用法律赋予的权力,对网络雾霾依法进行打击。
治理网络雾霾不是一个人、一家企业的私事,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像铁拳治理大气雾霾一样,做到重拳出击。对待网络雾霾绝不可手软,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反击,深入挖出潜藏在网络背后的黑势力,将其连根拔起,并对网络谣言、黑公关、水军等依法进行惩处,以维护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保护广大网民和企业的合法利益。
新华每日电讯:警惕雾霾“常态化”麻痹治理...2014-10-13 |
刘 乐:治理雾霾需标本兼治2014-10-22 |
王 晋:治霾是道综合考题2014-10-23 |
陈 方:雾霾围城,应急预案为何不应急2015-11-10 |
溪边小琼:“十面霾伏”真靠冷空气“突围”?2015-12-02 |
雾霾来袭,我们只能吐槽?2015-12-04 |
范 荣:驱散雾霾说到底靠人不能靠风2015-12-09 |
治霾攻坚须强化协同责任2017-01-13 |
【新闻观察】治理“网络雾霾”别再“等风来”2017-12-28 |
治理“网络雾霾”别再“等风来”2017-12-2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