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熬过“跨年霾”,本周终于蓝天重现。人们在长舒一口气的同时,也愈发关注京津冀三地新一年将如何打好防治雾霾攻坚战。据报道,北京将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自我加压、深挖潜力,在10个方面重拳出击;天津将持续实施“清新空气”行动,狠抓“五控任务”,综合运用“四种手段”;河北将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力争2017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以上。目标明确的治霾宣言,传递着三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信蓝天换不回”的决心。
同呼吸,共命运。雾霾压城的现实面前,一个基本社会共识愈发牢固:治霾这一关我们早晚得过,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于京津冀地区而言,“协同”应当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意味着三地都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强化区域互动、资源共享、相互倚重,力争实现“1+1+1>3”的效果。
京津冀协同治霾是因地制宜的必须,也是对前期经验的运用。同处一个大气流场,三地间污染物相互输送、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客观现实决定了联防联控才是务实之举。建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种种前期探索经过实践检验,确实有效。三地联动、合力削峰,可以有效降低重污染程度、缩减持续时间。比如,2015年12月两次红色预警减排措施,使得北京PM2.5浓度下降17%~25%左右。经过几次摸索尝试,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既然协同治理这一招奏效,就不妨常态化、制度化推开。
从短期来看,协同思路亟须体现在冬季应急上。当前,我们的治霾成效呈“过山车式”——前三季度同比趋好,第四季度形势严峻。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冬季的大气污染扩散能力在做“减法”,但污染物排放量在做“加法”。京津冀区域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2%,但煤炭消费占全国的9.2%,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约为全国均值的3倍、4倍和5倍。扎眼的数字表明问题之严重,也预示整治空间之巨大。环保部提出了散煤治理、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等六大未来着力重点,无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地只有打好配合,统筹起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整治举措,努力做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才有可能药到病除、事半功倍。
从长期来看,协同思路更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上。雾霾现象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是几十年工业化扩张积累的产物。发展中的问题终究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治霾的一大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驱散雾霾才能水到渠成。这一过程注定是个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体中,环境容量如何、工业布局怎样、未来向何处去,都需要通盘考虑。拿出全局眼光,清晰地认识到挑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三地才能齐头并进、蹄疾步稳。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优良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是刚需,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也是刚需,兼而得之显然不是易事。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力,为破解治霾难题提供了无限可能。新的一年,蓝天和雾霾的较量不会停止,群众对于治霾的关注也不会降低。以协同合作为基调,拿出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攻坚克难,我们定能稳中有进,尽早对雾霾形成“压倒性态势”,让天蓝风清越来越成为常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