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的危与机-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国际

全球疫情下的危与机

吴荻枫
2020-04-28 16:28:4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疫后的全球化可能以另一种更深入的方式进行,不仅是和平的贸易与交流,还有规则和价值的整合。

  新冠病毒全球确诊人数早已超过百万,遍及六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不仅是近年来最大的国际公共卫生事件,更被认为是二战以来各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这种考验是对抗疫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二战后及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考验。

  “如果商品不能跨越国境,那么军队将会跨越国境。”巴斯夏的这句名言,正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也成为了全球化的基石。跨国的贸易与分工,是双赢和多赢的正和博弈,和平、发展和由此而来的普遍繁荣将代替战乱、落后和贫穷。但是,一场全球大流行病,似乎提醒人们:不仅商品能够跨越国境,病毒也能。

  首当其冲的是,为了防疫,人们不得不减少人际交往,从而减少经济活动。一方面这会降低需求,从而抑制供给,受影响最大的是航空业、旅游业等;另一方面,因为人员和物质流通不畅,导致供应链断裂,生产商不能及时得到原材料,生产好的商品也不能及时运出销售。这两方面都将导致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失业率上升,进而影响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疫情导致某些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大,比如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这些产品不但产量有限,而且集中在几个国家,远远不能满足激增的需求。情急之下,有些国家之间甚至展开了“抢口罩大战”,也有些国家认为,口罩等事关公共卫生安全的产品,以后必须要自给自足。

  这些现象当然是对跨国贸易与分工的破坏,短期内也会对经济产生明显压力,低收入国家将尤其艰难。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瘟疫也好,战争也好,终究会过去,产生长期影响的是观念的变迁。

  新冠疫情是在深度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在于尽管各国的文化、制度、种族、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等有相当大的差异,但都能够通过和平自愿的合作(包括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等)各取所需,各自得利,这是一种正和游戏,各方财富得以不断增加。但疫情却暗示着一种零和甚至负和的关系:其他的人可能是带病毒的,与他们合作可能会被感染,或者会被隔离,有着不可知的风险。对疫区来的人不管健康与否都百般防范甚至歧视,即使一国以内也是以邻为壑,这意味着共同体的基础遭到了侵蚀。而在国际层面上,也难以避免这种情况,各国相继拒绝外国人入境,只是根据护照而不是健康状况来区分,这客观上有助于排外情绪的滋长。

  如果疫情长期持续下去,现在各处封城锁国的紧急状态可能会成为一种准常态。在封闭的环境下,极端思想如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更容易博取人心,他国的灾难可能成为某些人的政治资本,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冲突可能会增多;同时,疫情长期持续也将迫使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

  以上可以算是新冠疫情对与经济生活休戚相关的国际合作的威胁,但我们也要看到,疫情同时也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新冠疫情成为国际大流行病之后,抗疫事业本身就成了一件国际事务。鉴于新冠病毒极高的传染性,任何一国一地的失败都有可能导致病毒卷土重来。因此,至少任何一个大国都不能独立于他国疫情而独善其身。抗疫的成功有赖于各国共享相关的最新信息和前沿技术如检测方法、疫苗和药物等,协调行动,互相支援,紧密合作。而这又需要各国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信任。

  此外,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在家上学广泛应用,各种远程技术和信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有助于世界各地的人们以极低的成本联系在一起。在实物贸易之外,人们将更多地通过远程交流来合作互助。

  总之,新冠疫情对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既带来了威胁,也产生了机遇。有人认为,全球化将会因这次大流行而终结,但实际上,由于世界上各个经济大国之间相互深度依赖,终结全球化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代价极其高昂的,不过,疫后的全球化可能以另一种更深入的方式进行,不仅是和平的贸易与交流,还有规则和价值的整合。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讲师)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专家提出可设立劳动者无薪休假制度

    受疫情影响,“带薪休假”给一些企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相关律师、专家认为,为缓解疫情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同时回应劳动者合理期待,可修订《劳动法》纳入劳动者无薪休假权的相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既给企业减负又保就业。

  • 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复工复产“压舱石”

    如何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打赢这场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牛鼻子”,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处理疫情期间及后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方面防止“次生”灾害的出现,未雨绸缪,顺势而为,通过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取得战“疫”胜利。

  • 【问题探讨】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会数据资产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工会有必要及时参与新型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建立工会数字社区,培育数据挖掘能力,确立工会完整的数据资产体系,从而有效保护工会组织和会员的数据资产权利。

  • 【热点思考】劳动美是劳动教育中不可或缺要素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必要。提高学生劳动认识的手段很多,引入美育要素,在劳动教育中注入劳动美的内容就是做好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访谈

文献

  • 中共七大幕后珍闻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距今已整整75年了。这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时隔75年,透过那些流传下来的珍贵记忆,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一个又一个故事在其中蜿蜒展开……

  • 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

    北宋开封城门依据距离皇帝远近,可以分为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和殿门等。殿门和皇帝最近,京城门最远。当时城门早启晚闭和人员出入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监门式》规定,宫城门和皇城门每天四更二点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开门。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