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访问引领中拉关系大发展-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国际

习近平主席访问引领中拉关系大发展

吴洪英
2018-11-30 08:46:22  来源: 光明日报

  习近平主席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对阿根廷、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此次拉美之行,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四次访问拉美,也是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拉美,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拉美地区高度重视,并将为新时代中拉关系大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习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对拉美地区的又一个重大外交活动。从全球层面看,目前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多边主义体制受到冲击,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显著增加。从拉美地区形势看,整个地区经济持续多年低迷,多国政局出现动荡不稳,不少国家社会问题日益严峻。促增长、稳社会,成为拉美国家普遍面临的挑战。

  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中国高举自由贸易大旗,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主办有史以来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在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导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中国主张,获得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和充分肯定。11月30日至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并支持阿根廷举办以“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为主题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推动峰会取得积极成效,并将在峰会上进一步阐释中国主张,旨在与包括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在内的二十国集团成员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共同携手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这种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必将再次赢得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有力推动中阿、中巴关系迈上新台阶

  受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和巴拿马总统巴雷拉的邀请,习近平主席将对阿根廷和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二次访阿根廷,首次访问巴拿马。此访必将有力推动中阿、中巴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中国与阿根廷自1972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继2004年中阿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2014年7月中阿双方共同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新时代中阿两国关系新定位、新方向,标志两国关系进入发展新阶段。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主要外资来源国。此次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就中阿关系未来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将发表联合声明,签署未来5年两国政府共同行动计划以及多项合作协议,推动中阿在经贸、金融、公共安全等领域务实合作。这意味着新时代的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

  中国与巴拿马自2017年6月13日建交以来,两国在贸易、投资、海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早期成果,实现良好开局。中国目前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第二大货物来源国和第二大货物目的地国,还是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最重要的产品供应国,巴拿马则是中国在拉美第八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在巴拿马设立的企业超过30余家。此次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就中巴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进一步规划未来各领域合作。双方将签署电子商务、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展会、海事运输、融资、质检、文教等多领域合作文件。这意味着在中巴两国高层的引领下,两国关系将步上“快车道”,开创“高开高走”的大好前程。

 拉美掀起“中国热”

  整体看,不断密切的中阿、中巴合作,是中拉关系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阿根廷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体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可以说是拉美地区大国的代表;巴拿马作为拉美地区物流、金融、航空、海运中心和中国的新建交国,是中国拉美“新朋友圈”的代表(新近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还有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此次习近平主席对阿、巴两国的访问,充分展示中国政府对拉美地区高度重视,充分显示中国愿意与拉美所有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穷国还是富国,发展平等互利友好合作关系。

  近年来,中国不仅与阿根廷、巴拿马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而且与整个拉美地区的合作也不断加强。从政治交往看,中拉高层交往越来越频繁,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不断夯实。习近平主席已经三访拉美,足迹遍及拉美十个国家,在双边和多边场合几乎会晤了所有的拉美主要国家的总统或政府首脑;拉美主要国家的领导人绝大多数已经访华,有的总统甚至多次访华。这种高规格、广范围的高层交往在中拉关系史上前所未有。中拉高层交往为双方关系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经贸关系上,中拉相互融合度、依存度不断上升。2017年,中拉贸易额达到25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8%,这是用实际行动有力抨击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的逆流。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拉美成为全球对华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在拉美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071.5亿美元,拉美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

  从文化交流看,中拉民间正在从交往接触到相互认知,进而到相互欣赏。目前,中国已在拉美建立了39所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拉美民众热衷于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中国还宣布拉美20多个国家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已开辟了到巴西、墨西哥、古巴、巴拿马等国的多条直航航线,极大地推动了中拉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双方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如华为手机、格力空调、中国产汽车、中国服装鞋帽等,受到拉美民众的欢迎;拉美一些独具特色的产品,如阿根廷牛肉、巴西咖啡、智利大樱桃、厄瓜多尔白虾和香蕉、墨西哥牛油果等,越来越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从合作模式看,中拉之间拥有“1+3+6”合作框架、“3×3”合作模式,还拥有“中拉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中拉产能合作基金”“中拉合作基金”等金融合作机制,这些模式和机制为中拉未来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从合作氛围看,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坚持不懈的对外政策,而加强与华合作越来越成为拉美国家社会各界的共识,加强互利共赢的合作、实现共同的进步,成为中拉合作的持久动力。习近平主席此访不仅受到阿根廷和巴拿马社会各界的高度期待,亦被拉美媒体视为中拉关系史上的大事、喜事,势必将在拉美掀起新一轮“中国热”,推动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引领中拉关系继续大步向前。

 拉美看好“一带一路”

  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将成为中拉合作的新平台、新动力。拉美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在增强,加入“一带一路”的兴趣与日俱增,“拉美不能缺席”正在成为所有拉美国家发展对华关系的共识。从2017年5月阿根廷、智利两国总统及拉美20多个国家部长级官员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2018年1月在智利召开的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再到现在有14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表明拉美国家想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019年4月,中国将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势必吸引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全球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并将继续为中拉合作提供新契机,为中拉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作者:吴洪英,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快递员维权遇困境 工会援助促和解

    伴随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大众消费模式的转变,快递员队伍不断壮大。然而,有些快递公司用工管理不规范,不少快递员在维权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2018年4月,曾某来到合肥市职工帮扶中心寻求法律援助。职工帮扶中心指派法律援助律师详细地了解曾某的主要诉求和现有证据。

  • 把握工会组织的新使命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导制定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全总改革试点方案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每到一地考察都深入基层看望劳动模范和一线职工,亲临全总机关与劳模代表座谈,给“郭明义爱心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奋力开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思考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 准确理解劳务派遣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案例。希望通过我们的解析,能够帮助广大劳动者准确理解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18年2月,四川省达州市经济开发区总工会在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时

访谈

文献

  •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形象不仅仅取决于其族群的基因,更是由其所属的社会文化决定的。风俗和律法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风俗和律法呈现和塑造了不同的人的形象。在古罗马法、中世纪欧洲法、传统中国法中,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决定着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权利和义务。而现代法律制度则预设了“理性人”的形象,每个人皆因具有理性而享有在法律眼中的平等,对自己的人格和财产享有排他的支配和控制权、与另一“理性人”达成的合意享有视同法律的效力,并应当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 加了封印的古诗 如何与我们的当下建立联系

    “为什么要读古典诗歌呢?我们没有生活在轴心时代,只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前段时间,在北京一处胡同里的小众书坊,刚过不惑之年的黄德海,好像给他一壶酒,就完成了“伶俜、清瘦、见面就喊喝酒”这句诗的演绎。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