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人的40年》《中国时刻》献礼改革开放40年-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13亿人的40年》《中国时刻》献礼改革开放40年

穆星陆
2018-11-26 11:03:0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画报出版社和山东画报出版社新近分别出版《13亿人的40年》大型宣传挂图和四卷本的《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这套《13亿人的40年》,依据“大时代、小视角”的原则,由衣、食、住、行、用、教育、科技七部分组成,从上百位知名摄影家作品中精选出280张图片,梳理和展示了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变迁和百姓的生活变化:人们的衣着从“黑蓝灰”到 “个性化”;饮食从“解决温饱”到“吃出健康”;住房从“蜗居”到“广厦”;出行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生活用品从“三大件”到如今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科技发展势头迅猛,多个领域由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为引领发展趋势……

  而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画报出版社共同策划推出的《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从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科教文卫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图说”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因此入选中宣部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精选的400幅图片,这套书每卷以10年为断限,每卷100幅经典照片并配以专家学者和专业新闻记者团队的解读文字。 其中,第四卷从2009年介绍到2018年,此间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新转型,改革进入深水区,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等“新四大发明”改变着国人的日常生活,重塑着新的生活方式;从2016年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到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都旨在传达世界的互联互通,传递开放、合作、创新、包容的理念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从《中国时刻:40年400个难忘的瞬间》的用图中精选出来的80幅,构成的精华读本《40年,时光的模样》也同期出版。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把握工会组织的新使命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领导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导制定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全总改革试点方案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每到一地考察都深入基层看望劳动模范和一线职工,亲临全总机关与劳模代表座谈,给“郭明义爱心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 奋力开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2018年10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思考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 准确理解劳务派遣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案例。希望通过我们的解析,能够帮助广大劳动者准确理解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18年2月,四川省达州市经济开发区总工会在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时

  • 待业、择业、创业: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就业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青年就业机制的演变历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但当时仍然是物资短缺并施行计划经济。

访谈

文献

  •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形象不仅仅取决于其族群的基因,更是由其所属的社会文化决定的。风俗和律法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风俗和律法呈现和塑造了不同的人的形象。在古罗马法、中世纪欧洲法、传统中国法中,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决定着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权利和义务。而现代法律制度则预设了“理性人”的形象,每个人皆因具有理性而享有在法律眼中的平等,对自己的人格和财产享有排他的支配和控制权、与另一“理性人”达成的合意享有视同法律的效力,并应当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 加了封印的古诗 如何与我们的当下建立联系

    “为什么要读古典诗歌呢?我们没有生活在轴心时代,只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前段时间,在北京一处胡同里的小众书坊,刚过不惑之年的黄德海,好像给他一壶酒,就完成了“伶俜、清瘦、见面就喊喝酒”这句诗的演绎。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