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评长篇小说《经山海》-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写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评长篇小说《经山海》

徐 刚
2019-11-22 08:31:59  来源: 人民日报

  《经山海》 赵德发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生生不息的社会现实期待作家的深入体验和准确捕捉,以文学的方式触摸时代的跃动脉搏,拿出真正有辨识度的当代文学作品。判断一个时代“文学辨识度”的重要标准在于,能否塑造出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文学人物典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创作中,曾经涌现出许多鲜活的文学人物,他们或是开时代风气之先,或是成为时代精神的卓越象征,深刻影响当时和此后的读者。可以说,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正是在这样的脉络中,我们可以解读赵德发长篇新作《经山海》的现实意义。小说通过吴小蒿这个乡镇女干部形象,突出展现当代青年从“小我”中突围,投身社会生活和集体事业中去的故事。吴小蒿身上现实感与理想性的结合、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的交织,让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时代新人形象呼之欲出。

  吴小蒿出身农家,在城市求学工作多年之后,考取副镇长,再回乡镇基层工作。在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人生经历很有代表性。身为基层干部,吴小蒿既要处理纷繁琐细的基层事务,也要应对新工作新同事带来的人际考验,以及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她不是我们通常印象中风风火火的乡镇女干部,相反,她柔弱单纯,但始终有一种深厚笃定的力量。遇到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她不慌不乱,以一颗为民之心予以妥善解决;被人抢功、遭遇不公平待遇,她不争不怨,专注手中工作和乡镇未来发展;后来被安排到文化部门,她默默担起地方文化建设重任,促进传统文化申遗、推动丹墟考古、复植楷树林、打造楷坡祭海节、兴建渔业博物馆等,这些事情都一再证明她坚定的事业理想与可贵的行动力。这样的人物形象可亲可感接地气,既让人看到基层工作的生态现实和基层干部的真实境遇,又以人物身上的奋斗精神和理想主义品质,感染和鼓舞读者。

  小说在内容结构上比较突出的是“大事记”,它由“历史上的今天”“小蒿记”“点点记”三部分,意在将国家和民族的大历史与吴小蒿的工作与家庭、女儿点点成长的小历史有机融合到一起。这样的融合颇有意味,从中能看到个人与社会、国家紧密相连的精神隧道。吴小蒿的个体命运如何折射时代的变迁?这就不得不提到吴小蒿担任楷坡镇副镇长之前的生活。她生于农村,曾被重男轻女的父亲嫌弃;考进大学、走进城市,本想改变命运,却因遇人不淑而饱尝婚姻生活的艰难;踏入工作,她志存高远,却一再遭遇瓶颈……吴小蒿一开始只是想从苦楚和煎熬中逃脱,从个人情感中冲决开来,可是当她回到乡镇,奔赴到更开阔的世界,通过忘我地工作,通过为基层百姓造福,通过投身蓬勃进取的时代历史,她发现改变带来的更大意义。经得山海,见得日月。从吴小蒿的奋斗与抉择中,我们既能看出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又能看到当今青年拥有的对社会与个体、国家与个人关系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这也是她所以被视为时代新人形象的重要原因。

  从文学与生活的表现关系来看,《经山海》把镜头从个人生活摇向更广阔更真实的公共空间。文学对个人生活、灵魂深度的探寻固然重要,但刻意的强调也会带来问题:它容易演变为孤独、绝望、颓丧和虚无情绪的堆积,将狭隘、琐碎理解为高深,把对小我的书写奉为上品,这样的文学显然与时代要求相距甚远。《经山海》迈出的这一步,显示了小说走向开阔的一种可能性。

  当吴小蒿从小我世界中勇敢走出时,一个新的自我诞生了,寄寓在她身上的时代印记也凸显出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正是有无数吴小蒿们的“破茧成蝶”,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紧密结合,才能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经山海》对吴小蒿这个基层乡镇好干部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我们思考作家如何书写现实提供了具有参照意义的样本。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国企工会深化改革应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工会要坚持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要求。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改革的重要决策,要求工会坚持“三性”,破除“四化”,回归工会工作本位,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和贴心人。

  • 人工智能发展下劳动者知识技能重塑的建议

    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模型建立的机器模仿人的思维、感知、认知和行动的表达系统,具有在广泛应用环境范围内实现特定目标任务的能力。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 新时代劳动竞赛的新模式与趋势探析

    劳动和技能竞赛的百年历程跌宕起伏,但未来光明无限,因为它是职工渴望的展示舞台,是企业期待的有利抓手,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新时代应积极探索并创新竞赛的机制、载体、方式、平台等,降低竞赛门槛,扩展竞赛领域,提高参与量和覆盖面,把最广大职工群众吸引到竞赛活动中来,实现“广泛开展”;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重点,设定目标、突出主题、丰富内涵、力求实效,实现“深入开展”;创新完善竞赛的组织领导、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奖励激励等机制,实现“持久开展”。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工会组织党的政治建设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是工会的优良传统,是工会工作的准则和具体要求,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保证。工会组织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