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深度 力度-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温度 深度 力度

李舫
2019-07-09 08:28:33  来源: 人民日报

——读《诞生》一书有感

  1949年元旦,天刚蒙蒙亮,充满油墨芳香的《人民日报》出现在人们眼前,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毛泽东的“新年献词”——令人们热血沸腾。毫无疑问,这篇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预示着中国道路之方向。

  1949年的第一个月就非同寻常。从毛泽东思考怎样和平解放北平,到解放军进入北平城,许多决定新中国命运的大事都在这个月发生,这是时间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安排。今天,时间和历史都浓缩在一本沉甸甸的作品《诞生——共和国孕育的十个月》(东方出版社)中。翻开这本书,江河般浩渺壮阔的往事扑面而来,这是一部充满温度、深度和力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史。在作者细腻生动、在场般的叙述里,时针仿佛被拨回1949年。随着往事奔涌而来的,是经过70年岁月沉淀的思考和感悟。

  隔了70年的时光回望,往事如此辽远又如此近切。1949年,这一年是新世界和旧世界、新社会和旧社会的分野点。这一年的第一天,一切都更显得与往昔不同——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宣告一个新世界即将来临。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的这10个月,作者描绘了一些令人难忘的历史瞬间:

  ——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为夺取最后的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基础。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宣布,即将成立的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

  ——4月,渡江战役大获全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月,汇聚全国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各项建国准备工作开始启动。

  ——9月,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元和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都最终确定下来。新中国的领导人经选举产生,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月的第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沸腾的人流、潮水般的欢呼表达了中华民族独立的自豪,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骄傲!

  《诞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起点找寻共产党人的初心。《诞生》里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1945年6月,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政员主动要求来到延安。毛泽东请黄炎培谈谈对延安的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听后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故事,尽管很多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作者将更多生趣盎然的细节还原到这些故事中,让故事更加饱满丰盈、真诚感人。一个又一个日子,一则又一则故事,将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同人物相联系、相作用、相激荡,共同推进作品叙述,在读者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动态、悠长的现实主义画卷,由此形成一定的阅读魅力。

  《诞生》是一部有温度、有情怀的著作。它用满满的真情、绵绵的针线穿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日日夜夜,正如书中一位北平学生所说:“我们过去所渴望的、追求的、并且不惜以鲜血来争取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这是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日子。作者在梳理历史的时候,并不是完全堆砌资料与讲话,而是精选了诸多感人的历史故事,比如:车进北京前毛泽东与警卫战士的对话,车队到保定时毛泽东对这座古城的感慨;离开西柏坡前,周恩来亲自要求各单位把损坏的门窗修好,借的东西归还,水缸要挑满水,院子要打扫干净……这些故事以小见大,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胸襟与情怀,以及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鱼水深情。

  《诞生》是一部有深度的、有灵魂的著作。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那些近百年来追寻梦想的志士仁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国家是谁的?”“中国向何处去?”这些问题的答案。

  《诞生》是一部有力度、有分量的著作。作者截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10个月的历史,是非常重要与关键的一段。从“打天下”到“坐天下”,从救国到建国,从夺取政权到建设政权,从枪炮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在这些伟大的转折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新的征程。伟大的民族总是能够直面挑战,汲取经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诞生》的动人处恰在于它的温度、深度、力度,这让它具有一种阐释正义的力量,这是顺应时代规律、顺应历史必然的正义力量。中国共产党如何得天下、如何被人民发自肺腑地拥护,答案都在书中。

  犹如认识一座山是通过它蕴含的宝藏、认识一条河是从它的深度和宽度开始,《诞生》满怀深情地告诉我们,要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程与辉煌,必须同时认识她的孕育和诞生。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在技术进步中更好保护劳动者权利

    相对于传统劳动关系,网络平台用工形式出现不少新特点。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基于从属性判断,即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格从属、经济从属和组织从属关系。但是在网络平台上,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的从属关系变得虚化,因而难以用传统从属性标准对其作出明确判断。

  • 赞! 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

    问题是,妇女求职遭受就业性别歧视了,起诉有什么作用呢?妇女求职者胜诉了,是获得了赔偿,还是岗位?而从以往的实例来看,多头是赔偿。也就是说,妇女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如何让妇女满意?何况,起诉只是事后之策,不能防患于未然。所以,要治理就业性别歧视,不能只鼓励妇女去起诉,还必须保障妇女能够找到工作岗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破解用人单位为什么要歧视妇女?为什么不想招聘妇女?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 再谈产业(行业)工会创新发展

    多年实践证明,产业工会强,则工会整体强;产业工会弱,则工会整体弱。在当下正在进行的工会改革中,要把产业(行业)工会建设与创新发展作为一项“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获得高温津贴是权利不是福利

    虽说现在大多数城市建立了纳凉工程,但是户外劳动者并没有闲暇享受这些清凉政策。面对滚滚的热浪和劳动者的防暑降温需要,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用人单位的利润血管里自动流淌道德血液。出台高温规定,提高高温津贴标准,也未必就能帮助劳动者兑现高温津贴,落实高温停工权利。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