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重要讲话精神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希望广大教师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一要求赋予了教师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对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自我塑造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广大教师务必要认真领会和踏实践行。
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教育的未来,系于每一名甘守三尺讲台的教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发挥作用。但毫无疑问,教师居于关键位置,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能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直接关系着一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千千万万的家庭。正因如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人民对好的教育更加期盼的今天,要不断满足“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更高要求,我们的教育需要一支庞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来当学生的“引路人”。(全文阅读)
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这一深刻论断,为我们理解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智慧,对推进教育改革提出了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丰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努力培养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这一对教育改革的基本定位告诉我们,教育改革要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要立足中国的传统和国情审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还要有能力整合和包容外来的优秀文化。(全文阅读)
办好基础教育要全社会努力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承担起各自的职责与使命。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首先是认识要到位。各级政府对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认识要到位,对基础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认识要到位。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认识,办好基础教育就失去了基本前提和基础。其次是行动要到位。基础教育是以地方为主负责实施,要真正将认识转化为行动。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要纳入规划,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要优先保障,基础教育资源需求要努力满足,这是政府强化责任意识的最重要、最直接体现。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教育支持力度,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切实促进公平,进而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全文阅读)
基础教育要牢牢把握好定位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这精辟指出了基础教育在中国特色主义教育事业中的特殊作用、独特功能,为新形势下办好基础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领会这一论述,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办好基础教育落到实处,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强基石。
基础教育强,则国家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民族复兴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其国库之殷实、城堡之坚固、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其公民所受的教育如何。公民的文明素养、远见卓识和高贵品格,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怎么样,就基本决定了其精神风貌、文明水准乃至国家实力。基础教育决定国民的基本素养,国民的素养决定国家的实力。我们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首先要把基础教育放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全文阅读)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重要讲话精神
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教育事业才能健康顺利发展;如果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脱节,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是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片面发展的人,将会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近些年来,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竞争和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一小部分人对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过于偏向个人的片面发展,把提升个体的人力资本价值视为终极目的,把参与市场和社会资源分配视为个体发展的目标,“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常常被忽视。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党的教育方针是关于教育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根本遵循,是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虚置,更不能丢。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与党和人民同心同行的人,是理想远大、信仰坚定、乐于奉献的人,是遵纪守法、品行高尚的人,而不仅仅是高智商的“成功人士”。(全文阅读)
聚焦强军目标全面加强军区部队建设 | 2014-02-16 |
信息动态: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在京召开 | 2014-02-16 |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014-02-16 |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014-02-16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 | 2014-02-16 |
把学习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 2014-02-16 |
省委讲师团举办第六期“送理论进基层”宣讲... | 2014-02-16 |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 | 2014-02-16 |
办好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 | 2014-02-16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 | 2014-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