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要塞:人民海军集结号吹响地-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军事

江阴要塞:人民海军集结号吹响地

辛要宾
2020-04-27 16:41:50  来源: 学习时报
71年前的1949年4月23日下午,张爱萍在江苏泰州白马庙王氏小楼上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当即,张爱萍带着海军早期班底一行13人南下江阴。第二天中午,张爱萍一行到达江阴要塞,进驻位于高巷路2号原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开始人民海军宣告成立后的一系列工作。4月28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大会在江阴要塞司令部召开。这次会议吹响了人民海军奋勇向前的集结号,人民海军从此扬帆起航。
张爱萍受命急赴江阴要塞开展接收工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三野前委确定立即成立华东军区海军,以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委,并上报渡江战役总前委并中央军委。当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式成立。24日,张爱萍率领首批参加海军的12个人乘吉普车赶赴江阴。张爱萍等人是根据三野前委指示前往江阴对国民党起义海军进行紧急接收、接管工作。新成立的华东军区海军此时面临以下几个紧急接收任务:一是受理江阴要塞之海军单位。江阴是国民党海军江阴要塞区驻地。该部7000多名国民党官兵已于4月21日被唐秉琳等地下党员成功策反,顺利起义,亟待人民海军接收、接管。二是沟通并做好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等起义人员的工作。在地下党同志的长期努力下,华东军区海军成立当天,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司令林遵少将率30艘舰艇、1271人在南京东北笆斗山江面起义。国民党军第3机动艇队23艘舰艇也在镇江附近江面起义。林遵第2舰队起义后,国民党空军对其进行了报复性轰炸,其舰艇被迫一直停靠在南京附近躲避轰炸,形势刻不容缓。为接管好起义人员及舰艇,张爱萍等人进驻江阴后,立即指派李进奔赴南京,协调成立华东军区海军南京办事处,专门负责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起义官兵及军舰的接收工作。三是接管自江阴至江西800公里长江沿线属于国民党起义、投诚、俘虏、留下的海军人员、舰艇物资装备和各种设施,补充进人民海军。在做好上述接管工作的基础上,人民海军还必须根据战争发展态势突击做好国民党海军大本营上海的接管工作准备等。
新海军人员赶赴江阴要塞进行集结。4月24日中午,张爱萍一行到达江阴要塞,立即进驻原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着手接收、接管工作,同时处理各地新海军人员的集结和整编工作。此时,张爱萍差不多还是一个“光杆司令”,身边只有4位机关干部和8名警卫与工勤人员。三野司令部作战参谋黄胜天回忆:“起初,我看看我们这十几个人,看看江阴要塞司令部空荡荡的大院,心里直打鼓。中央的要求能完成吗?怎么样来完成呢?!”不过,这种忧虑很快就被打消。就在当天,三野教导师参谋长孙公飞带着三野教导师师部644名机关人员赶到江阴报到。紧接着,三野教导师师长冯文华、政委汪大漠和海防团团长张元培等人先后报到。4月25日,参与国民党海防第2舰队起义联络工作的85师政委孙克骥和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杨进赶赴江阴。与此同时,调拨给华东军区海军的三野教导师和3团,苏北海防纵队、三野司令部侦察营等部队,也都成建制地到达江阴。两天内,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成员从在江北白马庙的13人,一下增加到了4000多人,在江阴要塞完成集结。部队集结后,张爱萍随即召开会议就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的人事安排和部队整编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紧接着,张爱萍深入教导师所属部队,详细调查了解部队人员情况,为下一步整编打好基础。
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在江阴要塞成立。4月28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大会在江阴要塞司令部礼堂举行,教导师部队800多名官兵参会。会上,身着陆军军服的张爱萍首先宣布了华东军区海军党委的组成:张爱萍任书记,孙克骥、冯文华、汪大漠、张元培等任委员。接着,张爱萍又宣布了华东军区海军机关的组成。率先成立的是司令部办公厅和政治部办公厅两个机关。会议还宣布了华东军区海军部队的构成:将原苏北军区海防纵队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将第三野战军教导师第3团步兵营和第三野战军直属侦察营合编为华东军区海军警卫团。华东海军第一纵队,负责接管从江阴(后来是吴淞口)到江西九江800多公里沿江的国民党海军过来的所有人员和装备物资。华东海军警卫团,负责沿江原国民党海军机构、设施、舰船、码头的警卫和海军直属机关的保卫任务。张爱萍作了报告。报告提出当前总的目标任务是:“建设一支具有一定护航和军运能力的海军,待命配合陆海空军解放东南沿海和台湾,最后解放全中国。”报告进一步归纳了组建海军部队的原则,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解放军陆军为基础,团结起义、投诚的国民党海军人员,共同建设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大会就像嘹亮的集结号,把新海军人员的思想凝聚到建设人民海军上来,鼓舞他们去奋力开创新的海军事业。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复工复产“压舱石”

    如何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打赢这场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牛鼻子”,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在处理疫情期间及后期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方面防止“次生”灾害的出现,未雨绸缪,顺势而为,通过劳资双方共同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取得战“疫”胜利。

  • 【问题探讨】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会数据资产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日臻成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工会有必要及时参与新型数字经济基础建设,建立工会数字社区,培育数据挖掘能力,确立工会完整的数据资产体系,从而有效保护工会组织和会员的数据资产权利。

  • 【热点思考】劳动美是劳动教育中不可或缺要素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必要。提高学生劳动认识的手段很多,引入美育要素,在劳动教育中注入劳动美的内容就是做好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

  • 【前沿观察】灵活用工方式中工伤权益问题分析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劳动者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工作形式日益灵活,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各种灵活就业形式迅速兴起。劳动者多重职业或兼职就业日益普遍,以“主业+副业”“斜杠青年”为代表的“平行兼业”受到许多年轻人追捧。

访谈

文献

  • 仁宗夜奔与宋代城门管理法令

    北宋开封城门依据距离皇帝远近,可以分为京城门、皇城门、宫城门和殿门等。殿门和皇帝最近,京城门最远。当时城门早启晚闭和人员出入的管理非常严格,根据《监门式》规定,宫城门和皇城门每天四更二点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开门。

  • 秋之白华:杨之华心中的瞿秋白

    从杨之华记忆中的“旧棉被”到陈云笔下的“小包袱”,历史细节以它惯有的强烈真实性和巨大表现力,勾画出一个筚路蓝缕、箪食瓢饮、孜孜以求的瞿秋白形象。毫无疑问,这样的形象连同孕育他的那种社会历史条件早已成为昨天,然而,谁又能说他仅仅属于昨天?“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秋白牺牲前自抒胸臆的诗句,庶几可以借来形容现代人心中的瞿秋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