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中欧自贸区:深化中欧合作的重大选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m.auribault.com 2016-07-0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更多

中欧应抓住机遇,排除政治干扰,建立中欧自贸区,坚定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双向市场开放,各自深化结构性改革,以经贸合作优先带动社会、文化、治理等全方位合作,携手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从现在到2020年是建立中欧自贸区的关键时期。双方做出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关系中欧合作前景。尤其是英国脱欧带来新变数,对中欧自贸进程提出迫切需求。

  一、全球自由贸易发展大趋势下的中欧合作

  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欧需要主动把握全球自由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不断深化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全球自由贸易发展大趋势

  全球经济服务化进程加快。2011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70%,许多新兴经济体陆续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服务贸易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引擎。2014年全球服务贸易额达到9.8万亿美元,2000-2014年间增长了7倍左右。

  服务贸易成为全球贸易规则升级的焦点。TiSA正在加快谈判,TPP、TTIP等多边自贸区谈判都把服务贸易规则作为谈判重点。

  服务贸易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服务贸易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构建一个新兴经济体能够参与的、更具包容性的服务贸易体系,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

  2、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交汇的趋势

  中国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7.7万亿美元),占GDP比重有可能达到58%左右。

  服务业将支撑中国未来10年的中速增长。到2020年,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从2014年的62.8%提高到72%~80%左右。预计未来10年,服务业将年均增长8%以上,这将支撑中国6%左右的中速增长。

  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与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形成交汇。中国在服务业市场开放上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与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形成交汇,服务业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

  中国以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为重点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进程的趋势。中国陆续设立了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市场开放等方面加快先行先试。同时,加快建立双边多边自贸区,努力在全球贸易新规则尤其是服务贸易规则的形成中发挥积极作用。

  3、欧盟经济复苏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趋势

  欧盟经济复苏增长面临的挑战增多。欧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复苏越来越受到地缘政治风险、难民危机、恐怖主义等非经济因素的掣肘。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给欧盟带来新机遇。服务贸易是欧盟贸易竞争的强项和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是欧盟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引擎。

  依托服务贸易优势发挥欧盟在全球经济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欧盟拓展服务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加快与中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有助于提升欧盟的全球影响力。

  二、2020:建立中欧自贸区的可行性

  适应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2020年建立中欧自贸区,既有客观需求,又有现实可行性。

  1、2020:深化中欧合作的重要机遇

  中欧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未来5年,是中国服务消费大市场的形成期,是欧盟长期增长动力的重塑期。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转型,估计到2020年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0%左右,一些发达地区将达到60%以上。

  中欧经济互补性的增强。加快中欧服务贸易进程,欧盟可以充分利用近14亿人的服务业大市场,实现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则可以充分借鉴欧盟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

  全球服务贸易新规则的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建立中欧自贸区,将给全球服务贸易新规则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

  建立中欧自贸区的时机选择。中国巨大的服务贸易市场将给“先入者”带来更大红利。对欧盟来说,无论与哪个国家建立自贸区,都难以获得像中欧自贸区这样大的市场规模效应。如果把中欧自贸区建立的时间定在2030年,欧盟很有可能错失14亿人服务业大市场的快速增长期。

  2、2020: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启动中欧自贸区进程

  服务贸易成为中欧贸易的主要增长点。2020年初步形成中欧一体化的服务大市场,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有望达到1.2万亿美元,中欧服务贸易总额将达到2000亿~2200亿欧元的规模,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3.2%提高到20%;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服务总规模有望达到1098亿-1432亿美元,扩大1.8-2.7倍。

  中欧服务贸易合作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形成推动力。通过与欧盟的服务业合作,尤其是通过学习和借鉴欧盟工业3.0、工业4.0的先进经验,中国将有效提升服务业的供给能力。

  中欧服务贸易合作将对欧盟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欧盟将获得进入中国服务市场的先行者红利,形成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新动力。

  3、2020:建立中欧自贸区的重要基础

  中欧合作已有40年,双方形成了广泛的政治互信。中欧业已形成全面紧密的经贸关系,也没有地缘政治利益冲突。

  建立中欧自贸区的共识在扩大。中国对建立中欧自贸区的态度积极,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均明确表达了对建立中欧自贸区的积极态度。

  中国“一带一路”与欧盟“容克计划”相互兼容。中国是唯一一个向容克计划注资的非欧盟国家,德国等欧盟成员国是亚投行的发起成员国。

  4、2020:建立中欧自贸区的行动建议

  第一步:签署框架协议。明确谈判目标、谈判主要内容、谈判时间框架、谈判机构以及早期收获计划。

  第二步:完成重点领域谈判。完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主要谈判,同时加快收获早期项目成果。

  第三步:正式建立中欧自贸区。2020年,争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主要谈判条款生效,为形成一体化的中欧大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三、合并推进中欧BIT谈判与FTA谈判

  从全球投资协定与贸易协定相融合的趋势出发,尽快合并中欧BIT与FTA谈判,加快实施早期收获项目。

  1、合并推进BIT谈判与FTA谈判的趋势判断

  BIT融入FTA的趋势明显。投资开放、投资促进和权益保护等BIT谈判内容越来越多地融入FTA协定。

  中欧仅谈BIT而不谈FTA,困难大且成果有限。中欧双方在BIT上的分歧直接涉及服务贸易领域开放问题,需要在FTA框架下解决。按目前BIT谈判的进度,很可能会耗时过长,导致双方错过进入彼此市场的有利时机。

  合并推进中欧BIT谈判与FTA谈判具有可行性。从转型和发展的进程看,中国明显快于越南,中欧有条件推进FTA与BIT合并,并使中欧市场相互开放的程度不低于欧越自贸协议所达成的。

  2、合并中欧BIT谈判与FTA谈判的行动建议

  扩大谈判范围。以中欧BIT文本为主,把服务业市场准入和服务贸易作为中欧BIT谈判的重点内容,适当加入金融等服务贸易内容;把BIT谈判升级为中欧BITT(Bilateral Investment and Trade Treaty,投资贸易协定)谈判。

  扩大实施地域。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前率先在特定区域试点,探索双方共同关注的服务贸易内容、开放路径与开放方式。

  扩大支持中欧FTA谈判的欧盟成员国数量。发挥德国等态度比较积极的成员国的作用,加强与欧盟中南欧和中东欧成员国的沟通。

  3、在合并推进中加快实施早期收获项目

  一是以海关合作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二是以人民币国际化为重点的中欧货币金融合作;三是以环保技术为重点的技术合作;四是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合作;五是加强中欧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六是扩大中欧政府采购合作。

  四、2020:中欧深化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

  深化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中欧的共同选择,成为建立中欧自贸区的重要条件。

  1、深化中欧合作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欧盟。一是面临某些行业和就业调整带来的强大压力,欧盟对中国采取了某些贸易保护措施;二是欧盟颁布了大量技术法规和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贸易壁垒;三是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不足。

  中国。一是中国经济领域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某些领域甚至相当突出;二是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滞后,尤其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不高;三是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仅为12.3%,比全球平均水平低8.3个百分点。

  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共同选择。着眼于2020年建设中欧自贸区的基本目标,需要中欧双方共同推进结构性改革,破解中欧经贸合作中的结构性矛盾。

  2、深化欧盟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建议

  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提高欧盟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提高企业在用人、薪资、待遇方面的自主性;提高福利制度的弹性。

  放开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在双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的同时,欧盟需尽快消除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以减排技术为例,欧盟通过国际贸易向中国转移了大量的碳排放。欧盟有条件也有责任加大对华低碳技术出口,帮助中国降低碳排放强度。

  显著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需要尽快给予中国企业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进一步向中国开放欧盟服务市场,包括商业服务、金融、电讯、分销、旅游、教育、运输、医疗与保健、建筑、环境、娱乐等服务业;审慎使用反垄断调查。

  消除劳务合作中的人员流动壁垒。进一步简化旅游、商务、留学、就医、工作等签证申请程序。

  3、深化中国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建议

  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破除服务业领域的行政垄断与市场垄断;加快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缩小负面清单的限制范围;实行服务业外商投资登记备案制,在一般服务贸易部门外国公司设立变更相关审批逐步改为备案管理。

  提高服务贸易比重。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内自贸区,明显减少自贸区负面清单中关于服务贸易的限制措施,并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以服务贸易为重点开展中欧等双边多边投资贸易谈判。到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有望由2014年的12.3%提高到20%,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有望由2014年的6.2%提高至10%,形成传统服务贸易和现代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贸易结构。

  深化国企改革。坚定推进产能严重过剩领域的国企“去产能”;推进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从房地产等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从自然垄断行业、城市公用事业的可竞争环节退出;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划拨全国社保基金的比例,落实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划拨公共财政不低于30%的目标。

  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比重。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公共服务业市场开放,进一步放宽外资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形成多元供给主体的格局。

  以监管转型为重点深化政府改革。在“放管服”上尽快破题,加快监管转型进程,提升市场监管的法治化程度。

  从全球化的趋势看,从中欧关系的大局看,从各自转型增长的趋势和需求看,中欧应抓住机遇,排除政治干扰,建立中欧自贸区,坚定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双向市场开放,各自深化结构性改革,以经贸合作优先带动社会、文化、治理等全方位合作,携手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