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掌声好听,但“高兴一个晚上就好”
易艳刚
//m.auribault.com 2016-08-0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更多

  越是形势一片大好,越要冷静地寻找我们与世界科研强国的差距,以长远眼光做好科研投入的梯次接续工作,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中,中国观众印象最深的情节是天宫一号、神舟飞船在关键时刻闪亮登场,成功帮助女主角重返地球。当时,一些习惯了“美国人拯救世界”套路的外媒颇感失落,甚至质疑这种情节设计是为了讨好中国电影市场。然而,导演阿方索对这种指控表示否认,并强调相关情节是出于对事实的尊重。阿方索所说的“事实”,指的是中国近些年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科技的进步,不仅体现在“上天”方面,“入海”方面的表现同样惊艳。早在2012年,中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深潜器就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并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当时距“蛟龙号”立项不过10年时间。如今正在进行中的“深海空间站”探索和建设,更是令人期待。

  有太多的例子、太多的数据可以证明,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科技进步大潮中的一股极其重要的力量。与之伴生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中国科技创新的进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才会专门制作“中国的科学”特辑,罕见地仅以一个国家的科研进步作为探讨和介绍的重点。

  从“中国学习世界”到“世界关注中国”,这样的积极变化当然令人欣喜。但在世界为中国“点赞”之时,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在掌声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尤其对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当别人夸你的时候,高兴一个晚上就好,因为明天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曾在科技创新方面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将科技创新当作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增加科研投入、重视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近几年,轰动性的科研成果密集出现,正是持续不断的科研投入所取得的成就。可预见的是,中国未来还将有引领世界的创新成果,将会出现更多像屠呦呦那样的科研明星。

  不过,越是形势一片大好,越要认清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从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来看,中国目前还远未进入第一方阵——不仅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有明显差距,在一些方面与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的差距也不小。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如果中国因目前的成就沾沾自喜,不仅会被众多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家越甩越远,还可能被后发国家赶超。

  已取得的成就令人自豪,但自豪的同时必须保持自醒。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很多科研工作者仅是为发论文、获奖、赚科研经费而做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比如,很多地方政府对科研的投入比较短视,三年五年就要成果,很难出现突破性的科研创新;比如,科研院所的考评机制和奖励机制不合理,大量研究人员不得不花很多心思在写论文上……

  冷静地寻找我们与世界科研强国的差距,以长远眼光做好科研投入的梯次接续工作,通过深化改革突破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同样,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在保持自信的同时,还应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必须强调的是,科技创新要力戒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不能因为中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就因外界的“点赞”而陶醉,或被一些自我吹嘘的文章所忽悠。按照“十三五”国家创新专项规划的要求,科技创新要坚持“内外贯通”的原则,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创新,积极主动地融入布局全球网络,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促进国内国外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全方位提高中国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