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何讲好社会主义故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理论工作者正在破解的一大课题。因此,六集理论电视片《社会主义“有点潮”》(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电视台和人民网联合制作)一经播出,就在广大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收视率迅速蹿升为同时段电视节目之首。真可谓雅俗共赏、好评如潮。我们知道,在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当下,理论电视片很难和电视剧竞争,因为它缺少电视剧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很难和综合艺术电视节目竞争,因为它缺少名家荟萃、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很难和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因为它缺少观众求新、闻知求早的信息需求。
那么,《社会主义“有点潮”》到底“潮”在哪里?它成功的奥秘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它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简而言之,就是坚持“内容为王,衣着漂亮”的创作原则——在强调“内容为王”的同时,又强调“衣着漂亮”。通俗地说,就是要把好内容和好形式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内容有害,形式越有感染力,危害就越大;反之,再好的内容,如果形式干瘪生硬,就很难被人接受和欣赏,难免使其思想影响力贬值。《社会主义“有点潮”》恰恰因“内容为王”和“衣着漂亮”兼而有之且水乳交融,所以才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具体讲,主要有几点启示。
抓住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理论视野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一精辟论断,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初心,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贡献。同时这一精辟论述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引申出一系列历史悠久、意义深远、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主题: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源自何处?社会主义好不好,是否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究竟有过怎样的曲折与辉煌?《社会主义“有点潮”》就是紧紧围绕这一系列攸关中国乃至全人类命运的重大主题而展开,抓住500年来一些历史节点和一些代表性的重大事件,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切入,在深入浅出的议论中,深刻地阐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把握了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自然科学中的1+1=2,全世界都没有异议。但是人文社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总是和特定国家特定政治制度密切相关,不能不强调政治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这就是我们党必须引导人民坚持的正确政治导向。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理论和现实存在的“落差”,使人们对一些重大问题产生困惑和模糊认识,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挖空心思放大我们的缺点、问题和失误,卖力地唱衰我们的政治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究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应运而生,之所以能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历史性巨大贡献,就是因为它敏锐地意识到这些重大问题,并能够给出科学的回答,使全党全国人民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有点潮”》正是循着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纵论社会主义500年来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挫折到成功,从多个维度告诉广大观众,我们党坚定“四个自信”完全符合历史逻辑,而且底气十足。
强化问题意识,找准人民关切。问题是求知的前提,是心灵的探索,是兴趣的牵引。一个有针对性问题的提出,终究会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各种门类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但无不以自己的方式来回答各自领域的问题,或直接,或间接;或直观,或隐晦;或具体,或抽象……提不出鲜明、深刻、发人深思的问题,就不会有震撼人心、征服人心的真理答案和艺术结晶。《社会主义“有点潮”》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在于始终贯穿鲜明的问题意识。该片的每一集的片名都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重要问题。比如,“乌托邦是座什么岛?”“《共产党宣言》是一本什么书?”“阿芙乐尔号为什么开炮?”“南湖的红船为什么能破浪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梦是个什么梦?”人们一看这些片名,马上就会引起一系列思考。比如,一看片名“乌托邦是座什么岛?”马上就会联想起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乌托邦怎么就和岛联系起来了?是谁提出的“乌托邦”理念?这个理念有什么意义?有些人把共产主义理想也说成是“乌托邦”,对不对?比如,一看片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中国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历程,联想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误解,联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歪曲,于是观众自然就很想知道这部片子是怎么解释这个“特”。显然,一联想到问题,就很容易吸引观众试图把问号拉直,从片中寻求答案,沉下心来一看究竟。而节目中的访谈嘉宾面对问题不避不绕、不躲不闪,敢于直面焦点、正面回答,使观众“解渴”“过瘾”,极大地增强了吸引力。
创新访谈形式,讲好有趣故事,用好电视艺术。访谈能促进有针对性的交流,故事最容易调动受众思想情感,艺术可以增强理论的感染力。《社会主义“有点潮”》的访谈嘉宾,既有能稳住阵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资深专家,又有后起之秀、承上启下的年轻学者,也有初出茅庐、善用网络新潮语言的青年博士;既有主持人与嘉宾的访谈对话,也有大学生和嘉宾老师的现场问答;既有慷慨激昂的议论,也有娓娓道来的故事;既有严肃的论道,又有诙谐的幽默,更有资深专家针对青年学者访谈内容的深化和对有趣故事的理论升华。从制作技术手段看,该片利用了多种电视元素,既有现场访谈,也有现场视频;既有影视片段,也有文献资料;既有动漫演示,也有画外旁白;既有宏观场面烘托,也有微观特写镜头。特别新颖的是,还利用了全息技术,出现主持人与托马斯·莫尔的对话,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话,与列宁的对话等,观众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与思想巨擘现场交流,极富历史性、启迪性、趣味性。由于该片采取多层次、多视角、多侧面的思想碰撞和多种艺术手段交叉表现,调动了现场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使理论节目生动活泼,活力四射,形成了感染人教育人的强力磁场。
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因为实践没有止境。同样,随着人们的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艺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推出深受人民欢迎的精品力作,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作者: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