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有报道指出,明星出演综艺节目的酬劳高企,从一季打包价几千万元,到以天、甚至分钟为单位计算,导致大部分节目都在赔钱,制作方沦为明星的打工者。其实,明星片酬过高已是老生常谈。早先周迅以高价片酬出演《红高粱》就曾让人惊叹。中国影视业经过一年多高速发展,演员片酬又突飞猛进,周迅即将出演的《后宫·如懿转》据说片酬又翻倍了。也有报道称,该剧单集价格超过千万元。其片酬和售价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我们不得而知,但演员的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视作品是否畅销的直观标准,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拥有天价片酬的明星真的是钙片,可以帮助中国影视业一口气上几个台阶不费劲吗?
演员片酬离不开对其“粉丝”号召力的衡量。那些明星的追随者通过对偶像的狂热喜爱,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影响着大众文化格局。开出天价片酬的演员往往拥有数量巨大且忠诚度高的粉丝群体,这就是票房、收视率、点击量的群众基础。知名演员的加盟能够为影视作品“吸粉”。“粉丝”追随偶像的过程,也是以他们的情绪、情感为基础进行体验式消费的过程。在这一情形下,粉丝的情绪也变成了资本。影视作品既可以满足粉丝们固有的情绪感受,又可以在情节中开发出新的情绪体验。它不是简单迎合粉丝,而是通过生产情感、满足情感的方式,扩展他们的梦想、欲望,增强他们对明星的忠诚度,实现利润。明星的八卦新闻还能制造话题,提高关注度,使更多人在媒体报道和网络讨论中得知作品的信息。明星与作品貌似能够互相成全、实现双赢,许多制作公司基于这一点考虑而看重演员的作用,甚至为争取某些演员参演而哄抬价格。天价片酬的出现,还与资本介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行业迅猛发展,敏锐的社会资本发现其强大的盈利潜力后蜂拥而至。很多没有专业背景的热钱缺乏对内容的判断能力,仅凭是否有大牌明星等硬性指标作为投资依据。然而,豪华演出阵容并不都能为作品带来丰厚收益,叫座不叫好、甚至口碑和收益双输的作品屡见不鲜。有的因为作品质量差,还影响了明星的美誉度。就像过度补钙的副作用是发育迟缓,过度强调演员的作用也阻碍了影视业的健康发展。
高额的演员片酬带来影视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在总投入没有明显提高的前提下,演员片酬比重过大势必挤压制作成本。不少影视作品的演员片酬超过总预算的一半,甚至更多,只得缩减其他制作成本。其他工种的片酬无法与演员相提并论,有的甚至连零头都达不到。很多影视从业者因付出与收入严重不平衡,而缺乏艺术创新动力。有的制片方却不以为然,认为哪怕是再漏洞百出的剧本和粗糙不堪的制作,只要请到拥有万千粉丝的超级明星就万事大吉。在这种错误思路的指导下,请来的演员就掌握了更多话语权,对编剧、导演等指手画脚,随意改动剧本调整故事内容的争端层出不穷。此外,为了深度绑定明星,影视公司与明星的合作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给予明星股权、使其成为股东,到高价收购明星的空壳公司、并要求业绩对赌,再到为明星成立子公司、共同投资影视项目,他们试图通过建立资本联结的方式,实现“共赢”。然而,通过繁复的金融手段,演员变成了老板,立场变了,心态自然也就变了。他们在考虑为公司盈利、让产品赚钱的同时,是否还能不忘创作的初衷,以真诚不掺任何杂念的态度投入艺术创作,值得存疑。而浮躁心态下滋生的金融乱象对中国影视行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作品质量下降、市场泡沫丛生的现象,却已经成为事实。
如何抑制演员片酬疯涨?我们或可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影视行业的一些做法。比如,美国通过行业工会来保障各个工种的权益,遵循市场定价的原则;日本各电视台达成一定默契,很少为争抢大牌演员而陷入恶性竞争;印度演员按等级定价,很多演员与高水准的制作团队合作时也乐于降低片酬;而韩国演员价格分化严重,行业规定主演级的演出费上限在总制作费的30%以下。影视剧创作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只有使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美术等各个部门各得其所,每一创作环节都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资本吹起的产业泡沫再美丽,也终有破灭的一天。影视创作中所有参与者唯有以严肃认真的“工匠精神”对待创作,以均衡和谐的创作关系统筹兼顾,以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内容打动观众获得认可,才是中国影视走向繁荣、勇创佳绩的不二法门。(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教师)
谁都离不开它 谁都想躲着它(附照片) | 2014-04-01 |
网络文化:谁来保护我的版权 | 2014-04-01 |
严于自律是净化行业风气第一步 | 2014-04-01 |
社论:别让“天价鱼”毁了一个地方旅游品牌 | 2014-04-01 |
天价鱼游不进法规与道德的两条河流 | 2014-04-01 |
企业能否“成龙”靠自身 | 2014-04-01 |
对比韩剧“爆款” 国产剧如何反思 | 2014-04-01 |
捅破“天价学区房”神话只是起点 | 2014-04-01 |
拿什么遏制“白色暴利”? | 2014-04-01 |
“高片酬热”不利于影视业健康发展 | 2014-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