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重拾家书,感受文字的力量
熊飒飒
//m.auribault.com 2016-03-31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的几十年,从书信、电话,到后来的聊天软件,再到如今的微博、微信,技术革新让生活日新月异,过去的一些生活习惯逐渐淡去。不过,依据这种更替来评判孰优孰劣恐怕不合适。比如,言及书信,除了被认为是一种过去时的沟通方式,大家经常还会产生一种怀旧情绪——远离了书信,似乎总觉得少了一点东西,于是有的人突发奇想给朋友写封信,对方收到信往往非常感动——寄信人以如此“郑重”的方式与你沟通,这背后的情感该多么厚重!

  互联网讲究效率,沟通快捷,信息快餐化,文字越少越好,能用表情不用文字,而书信则是一种慢文化。书信里的文字是用笔写出来的,它和在键盘上敲出来的字不同。靠信件沟通的时代,要付出较高时间成本,所以总会在信中写入更多内容、倾注更多情感,让人看到写信人丰富的内心。看看梁启超的家书你就可以发现,这位国学大师饱满且立体的人格画像,他既是充满爱国情怀的学者,在信中和子女讨论国家大事,也是一位体贴的父亲,时常事无巨细,嘘寒问暖。

  家信丈量了家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如今有了网络,交流成本很低,而且比以前更便捷,但这也有着“另一面”。想到哪就说到哪,因为成本低反而失去了交流的动力,和父母说几句便觉得无话可说。而且,网络时代隐私成了大问题,前段时间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五百名家长中,80%加入了孩子的社交好友,但50%的学生对于家长涉足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圈表示反感。大家的距离很近,但心却隔得远了,这是技术带来的改变,也是社会学家所谓的“现代化的后果”。

  网络时代有快的好,书信时代有慢的内容值得回味。1994年,那首《一封家书》的歌在全国各地走红,歌中唱到:“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如今读到这样的内容还会感动不少人,在外工作远离父母的你,可曾想写一封家书寄给遥远的家人?从去年10月开始,人民网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共同启动“家·信——为传统文化接力”大型公益活动,线上线下互动,“晒家书”“写家书”“谈家书”,正是为了再次发现家书的文化价值、伦理价值和教育价值,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2015年春晚一首《从前慢》打动了无数人,过多了“快”的日子,“慢”的东西会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人开始思考“慢”。海子曾写道“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与亲人朋友沟通,感受文字的力量,获得有质量的沟通,正是书信在当下最大的意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