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文化遗产凝结着创造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创造精神的延续,因而继承传统不单单要沿袭,更重要的是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将机器生产的精细准确渗透于手工再生产的环节,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和手工艺品的差异性、个性化进行有机整合,让机器和手工的特质在互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传统工艺具有催生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可能,其振兴最终要靠市场和生活来推动,但技艺的传承是根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振兴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如何振兴涉及理念、思路,也涉及具体的抓手性工作。作为存续了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如何让传统工艺适应时代,找到恰当的再生产模式,避免走弯路,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展开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深刻辨析
中华文明向来高度重视传统的价值、重视传统形式的延续,但创新与传承之间的深刻辨析却常常被忽视。强调创新,并非贬低传承的延续、脱离文化本体肆意而为,而是主张传承者应该立足当下,在胸怀、境界、学识和技艺上树立起更高的标准。遗产保护应该与创新相伴而行,确保以遗产的生命力为核心,明确创新的目的,廓清传统延续的线条,让创新的力量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得以凝聚。
遗产的价值只有放到民族精神长河中去认识观察、综合考量,才能区分出良莠。作为精神层面的工艺传统,与艺术紧密相联,是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的凝结,拒绝重复和平庸,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便集中体现在这一创造性上——它凝结着创造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其精神体现、技艺水平绝非对前人的物质性的复制,而是创造精神的延续。因此,继承传统不单单要沿袭,更重要的是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振兴传统工艺,思维方法的转变最为紧迫和重要。人是手工技艺和机器生产的主宰,人类的智慧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今天,我们面临的创新能力的不足,是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必须创造性地加以解决。传统手工艺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寄托着民族情感,是提升遗产保护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复苏和振兴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这一良性循环进程的发力点。转变思维、创新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回应传统的活化这一时代命题。
推动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的优势互补
传统工艺作为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累积的造物经验,类别丰富且自成体系,它凝聚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农耕文明的智慧,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助力。工业文明的兴起,让传统手工技艺逐步走向衰落。今天,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重新看待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强调两者的优势互补而非相互排斥。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如果制作过程部分采用先进仪器和手段,就背离了手工技艺的根本、丢失了原汁原味。这种认为手工制作一定要排斥机器,人为地将二者对立起来的想法,在今天看来有失偏颇。如何汲取机器化生产模式的营养,应该成为今天振兴传统工艺过程中认真思考的问题。过去,学界对于手工技艺的认识多纠缠于美学和技艺本身,虽然厘清了技艺在文化传承中的脉络,局部提升了作品的品质,但局限性十分明显,即未能从社会学角度剖析生产和社会的关系及其症结所在,未能用宏大的历史观俯瞰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更难以反观手工技艺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机器化生产的优势是明显的:生产工序的分解提高了生产率,同时机器化生产还具有精确性、计划性和有序性;其劣势亦显而易见:批量生产的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手工技艺的废弃改变了人和社会的结构,以及人与造物之间的关系。从深层意义而言,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对生产的态度和反应,以及人与物的情感关联,甚至人对世界的认知——从这一角度来看,机器生产和手工技艺的特质应该得到互补,将机器生产的精细准确渗透于手工再生产的环节,将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度和手工艺品的差异性、个性化进行有机整合,让机器和手工的特质在互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从目前非遗传承的链条来看,传承人群自身的审美修养、知识结构和技能短板仍然十分明显;面对营销手段的多样化,手工的多款式小批量生产难以应对机器化的大批量翻单。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来看,如何让手工供应链条具备足够的弹性,实现柔性化生产加速,让部分生存困难的遗产项目摆脱困境,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我们需要以传统工艺类非遗为源头索引,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在当下的具体路径,让非遗焕发活力并融入现实生活。比如,依托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对适宜生产性保护的项目实现延展性保护,扩大传承人群研习培训,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先进的设计和审美要素注入传统手工技艺,防止生产与生活、价值和艺术的割裂,赋予传统手工技艺以新内涵,逐步将生产性保护引向深入,实现工艺传统的复活与振兴。
重视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的互相促进
进入新世纪之后,文化遗产的价值日益凸显,手工技艺不但没有销声匿迹,相反以多种姿态在现实生活、高端市场和创意产业里呈现勃勃生机。传统工艺的振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将代表21世纪的创意生产力,在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用基础上的创造,应该在传统工艺的振兴中书写新的篇章。
传统工艺包孕着农耕文明的丰厚积淀,在经历了多重起落之后,于手工艺、工艺美术、装饰艺术、设计艺术、非遗、文创等概念中呈现出复杂凌乱的形态,或因设计的介入更具现代感,或因非遗的保护更强调手工特性,或因创意的加盟向产业转化……总之,传统工艺在诸多领域的碰撞中,其艺术、创意的因素被凸显,而实用的、功能性的因素被忽略。传统工艺的振兴,应当脚踏实地,在产业链上的设计、生产、销售、展示、收藏和消费等各个链条上,实现以实用为本的创造性转化,并形成压力传导,促使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相关人群都要完成从审美主体到价值判断主体等角色的变化,推动传统工艺适应时代的多样化需求。
传统工艺具有催生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可能,其振兴最终要靠市场和生活来推动,但技艺的传承是根本。长期以来,工艺制造、工艺美术的教育、学术研究等各行其道,致使生产和教育严重割裂——真正的技艺高手在民间不在学院,消费需求和市场支持也不完全取决于学院,但审美和设计作为抽象性的生产创造,又离不开学院教育的支撑。因此,传统的师徒传承和民间传承虽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学院教育也不可忽视。30多年来,我国开展设计专业教育的高校已发展到近2000所。以学校为基地对传承人群进行研习培训,可以发挥学院教育的优势,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提升受学者的素质,以贯通教育、学术研究和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培养既有手艺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工艺是造物的文明,手工技艺与社会生活已交织数千年。机器虽然可以部分替代手工的职能,但人类永远无法割舍对手工的情感依赖。我们应以更加宽阔的心胸对待古今中西的文化交融,以实用为基点思考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保护与再生产,进而思考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活方式与造物文明变迁。我相信,将传统与现代融通,把机器生产的科学性、精确性同手工生产的差异性、创造性进行整合,让实用与创造互相激发,是保护文化遗产、振兴传统工艺必不可少的力量与源泉。(作者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实现体面劳动创建和谐企业路径探析 | 2009-02-17 |
论文选编(三) | 2009-02-17 |
论文选编(六) | 2009-02-17 |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 | 2009-02-17 |
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高潮 | 2009-02-17 |
弘扬沂蒙精神 践行群众路线 | 2009-02-17 |
引导文化消费新需求 | 2009-02-17 |
聚合“文化+”的产业力量 | 2009-02-17 |
创客文化的教育价值 | 2009-02-17 |
持续提升城市文明内涵 | 2009-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