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拨开茶史上的迷雾
方健
//m.auribault.com 2016-01-08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更多

  明清:文士的闲适化和民间的普及化

  朱元璋出身贫寒,发迹前备尝民间疾苦。登基后,即诏令罢贡龙凤团饼茶,只贡少量茶芽,从此开创了茶文化史上叶茶、散茶冲泡烹饮的新时代。因其简便易行,此法一直沿袭至今。明人重视贮藏置顿之法,无论在茶品审评、采摘炒焙、择泉煮水、火候汤候、烹点饮啜、品饮时宜禁忌及人文环境等方面均有与宋元不同之处,即已从烹饮末茶为主过渡到以啜饮散、叶茶为主。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六府成为新的名茶产地,茶人茶侣亦群聚于此,把文人茶推向极致,成为领导潮流的新的茶艺中心。与此同时,江西、福建等地也有一批文士嗜茶成习,以喻政、徐 为代表的茶人在探求茶艺的同时,还汇刻《茶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书丛刊,所收茶书多达数十种,为总结唐至明代文人茶的茶艺、茶道,推进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明人的别集中,还有内容丰富的茶诗文,充分展示了在追求优雅闲适生活方式的明代士大夫心中,饮茶成了不可或缺的必修之课。正如陆绍珩总结的那样:“幽人清课,讵但啜茗焚香。”由退休官僚、文人隐士、书画与赏鉴名家及茶商为主体构成的茶人集团,其生活方式无非就是:“明窗之下,罗列图史琴尊以自娱。有兴则泛小舟,吟啸览古于江水之间。渚茶野酿,足以消忧;?鲈稻蟹,足以适口。又多高僧隐士,佛庙绝胜。家有园林,珍花奇石,曲沼高台,鱼鸟留连,不觉日暮。”烹茗为这种优雅精致的社会生活方式注入了活力。

  自陆羽《茶经》以来,对器具、泉水的讲求代代相传。有“天下第二泉”之誉的惠泉,自相传陆羽品泉以来即长盛不衰。无锡惠山泉长达一千余年的盛名,充分证明茶、泉、器具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茶艺的三要素。茶器具则各代各具特色。陆羽《茶经》所述之二十四具,乃日常用品;法门寺出土的皇家茶具之精美,令今人叹为奇观。宋代极重建盏斗器及长沙白金茶具等,又发明了茶艺的核心器具——茶筅,其成为日本茶道中首要茶具。甚至我国各个时代对茶具的颜色也有不同要求。如唐代崇尚绿茶,选用茶具以越窑、岳窑为上,因其色青,可益茶色。而宋代尚白茶,则以建盏黑瓷为宗,亦以其“咬盏”分明,宜于斗茶。当时的一种兔毫盏,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流传到日本,被称为“天目碗”,今已是“国宝”级文物。明初王宠家藏茶鼎,与供春紫砂壶、惠山竹炉、宣窑茶具齐名。竹炉最能体现返璞归真的茶艺思想,因而深得明代南方茶人的喜爱,诗酬吟咏,历久未衰,绵延明清两代近五百年尚余音缭绕,其盛况可见清吴钺、刘继增辑录《竹炉图咏》,堪称明清的代表性茶具之一。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期应在宋代,清陆廷灿《续茶经》等书中所搜辑的宋代茶事数据最多,即为明显例证。在《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中收集的宋代涉茶诗文词赋中尤有充分体现。笔者数十年致力于爬梳搜辑,已近百万余言,这仍将是有待继续整理的珍贵文化遗产。

  明人张源将茶道总结为“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的“精、燥、洁”三字经茶道。其《茶录》堪称深得茶道真谛的经验之谈,这是他长期饮用名茶碧螺春总结出来的茶艺心得,虽语言朴素,却不失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茶准则。而杜浚(明清之际著名诗人,以嗜茶著称于世,撰有《变雅堂集》等)所谓“茶有四妙”,“湛、幽、灵、远”,却更多蕴含了他对空灵幽远境界的精神寄托,代表了明清文人对茶道的追求,这与日本茶道有某种相似之处。总体而言,明人艺茶,追求环境优雅,白石清泉,烹煮得法,善于观赏,将其视之为茶人茶道的精粹。清代的茶文化,在“君不可一日无茶”的清高宗乾隆时代达到了高潮,体现在《红楼梦》等小说中的茶艺,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老舍先生的《茶馆》,仅以三幕就抒写近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众生相和社会百态,从这个角度而言,茶馆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的缩影,故历代的茶馆也是社会学史家关注的对象。

1 2 3 4 5 共5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