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一颗子弹与红色经典《沙家浜》
高建国
//m.auribault.com 2015-12-09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国家工程

  ——领袖与艺术家共铸红色经典《沙家浜》

  1963年5月3日,江青在杭州胜利剧院观看了沪剧《芦荡火种》的演出,随后将这部戏推荐给北京京剧团移植改编为京剧。

  同年11月,北京京剧团确定薛恩厚、肖甲、杨毓珉和汪曾祺4人组成创作班子,以汪曾祺为主要执笔者,开始剧本京剧化移植改编。根据原剧浓郁的地下斗争色彩,京剧将剧名改为“地下联络员”。由于移植改编仓促上马,加之对剧种之间的艺术转换缺乏经验,初次改编审看效果不理想,江青要求此剧不得再演。在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支持下,创作组重整旗鼓进驻颐和园龙王庙潜心攻坚,移植改编重心放在增强戏的文学性上。第四场戏“智斗”堪称全剧精华,汪曾祺在沪剧本为刁德一设计的“基本调”戏文基础上,为阿庆嫂和刁德一设计了一段堪称现代京剧经典的台词。这段脱胎于沪剧市井生活语言行云流水般干净利落的唱词,通俗晓畅、韵律铿锵,把阿庆嫂热情周到、灵活机智而又圆通泼辣的性格特征及非凡胆略和才干,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为这一核心唱段和阿庆嫂形象塑造增色不少。创作组宵衣旰食,昼夜苦干,仅用10天时间移植改编即大功告成。

  为解决京剧传统程式与反映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编导确定阿庆嫂、郭建光、胡传魁以传统京剧的旦行、老生或生行和花脸行为基础,既非丑角又非生角亦非净角的刁德一,则跨行当定位角色,即唱念以老生行为基础,而剧词运用和舞台语调唱腔唱法,重在突出汉奸匪伪身份和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解决了特定角色与京剧程式对号问题。

  1963年12月下旬,北京市委邀请沪剧《芦荡火种》剧组进京演出。北京京剧团不失时机与上海人民沪剧团对口观摩,文化部和北京市还安排北京京剧团到驻京部队下连当兵和体验生活。1964年3月底,彭真等北京市领导审看修改后的《芦荡火种》,当即批准对外公演。4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盛赞演出成功。

  1964年7月23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毛泽东说,戏是好的,胡传魁、阿庆嫂、刁德一人物刻画得好。毛泽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觉得剧中新四军的音乐形象不饱满,要鲜明地突出新四军战士的音乐形象;二是军民鱼水关系不够突出,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三是结尾不合适。移植改编的京剧保留了沪剧新四军利用胡传魁结婚,乔装吹鼓手和轿夫喜堂聚歼敌酋的情节。毛泽东认为,这样一来,结尾成了闹剧,全剧就成为风格不同的两截子了,应该改为新四军正面打进去。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毛泽东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我看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

  创作组移师上海苦干10天,完成了新一轮剧本修改。郭建光取代阿庆嫂成为一号人物,唱词由78句增至101句。伤病员被困芦荡仍如挺拔青松一场戏成为全剧核心,军民关系的戏也有所加强。剧中新增“奔袭”“突破”“聚歼”三场戏以体现“正面打进去”,结尾改为伤病员痊愈后飞兵奇袭沙家浜,鲜明体现了武装斗争主线。

  1965年4月底,北京京剧团《沙家浜》剧组抵沪排练,5月1日在上海人民大舞台首次公演。1968年7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观看了中央乐团演出的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

1 2 3 4 5 6 共6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