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美“枪林弹雨”文化源于宪法困境
李永君
//m.auribault.com 2015-12-08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发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的恶性枪击事件让美国国内外再次对是否控枪展开大讨论。笔者有幸于近期来到美国,与当地人探讨涉枪犯罪问题。在当前世界,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拥有更多的私人枪支,也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拥有更多的枪杀案件。警察枪杀黑人、老公枪杀妻子、学生枪杀同学……形形色色的枪杀案不断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特别是时常发生一人造成数人甚至几十人死伤的恶性案件。据美国司法部统计,全美每年发生枪击案件100多万件,10万余人遭遇过枪击,3万余人死于枪口之下。

  在一些国家,枪支会像毒品一样严格管理,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见过真枪,甚至包括当过警察和服过兵役的人。但在美国,注册的武器销售点多达10万个,比麦当劳快餐店还要多得多。而没有注册的地下枪市,那就数不胜数了。只要你有持枪证,在合法枪店里,从女士们装在手提袋里的小手枪,到半人高的全自动长枪,都可以买到。此外,还有定期举行的枪械展销会,那里价钱更便宜,手续更方便。有人说买一双耐克球鞋的钱,就能买一支枪。至于地下枪市,那就更别说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几支、姓甚名谁都不带问的。据官方掌握的数字,美国现在持枪民众为2100万人左右。那么有多少枪呢?很难有确切的数字,因为有的一人一枪,有的一人数枪。有的枪支发烧友喜欢收藏枪支,家里什么枪都有,像个小军火库。一般认为,美国民间枪支应该在2.7亿支左右,对于3.1亿人口的美国,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87支,几乎快到了人手一支!

  枪支泛滥,问题多多,为何不禁枪呢?不能禁,因为这是宪法权利!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明确规定:“公民有权拥有和携带武器”。在美国,什么事情沾染上宪法,那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实际上,有几届总统,从克林顿到布什,在一些民众的呼吁下,也在禁枪上做过努力,但都无果而终。更多的美国人认为,禁枪规定只是剥夺了守法公民拥枪自卫的权利,一点也不会减少暴力罪犯活动。公开商店不准卖枪了,好人无处去买枪自卫,罪犯们却可以照样通过地下黑市弄到枪。那么,当歹徒持枪行凶时,好人便毫无自卫能力了。但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对枪支买卖进一步限制,不过,这些主张至今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枪支文化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植根于社会大众的内心。热爱武器的基因,从美国立国之前就注入了社会机体。第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帆船来到北美大陆的时候,携带的主要有两件家当:一是脑子里的反抗强权、追求自由的思想;二是手里拿着的捍卫这种思想的枪支。独立战争打响的第一枪,并不是有组织的军事行动,而是莱克星屯民兵的自发行为。战争开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也没有正规的武装力量。华盛顿所领导的大陆军,只不过是手持武器的民兵集合在一起,是一群连统一服装都没有的乌合之众,但最终打败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国军队。除了法国援助这个外因外,主要是靠自己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枪杆子里打出来的政权。公民手中的武器捍卫了自身的自由,也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所以,公民持枪权理直气壮地成为美国宪法权利,而且是仅次于言论自由的第二项权利。法律的规定不是一句苍白的文字,而是对一种共识的肯定,不是说修改就能修改的。美国每个州就是一个“小国家”,法律规定各有千秋,比如有的州允许商业性行为,但多数州是禁止的,而在持枪权方面却是高度一致,没有一个州禁止。

  既然不能禁枪,就得加强管理。事实上,这方面确实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当然落实程度怎样是另一回事。美国政府专门设有“烟酒和枪支管理局”,这几样东西放在一起很有意思,说明一个总的原则,可以拥有,但要严管,其中有一项共同规定,不能做广告。狡猾的枪支制造商们就另辟蹊径,把钱投向好莱坞,资助他们拍摄大量的枪战片。除了政府层面以外,美国还有很多枪支协会,对购买、使用、保管、训练等相关问题实行行业管理。比如前面提到的持枪证,就像买车之前需要驾照一样,那是一个基本手续。领取持枪证的条件是什么?首先要到法定年龄,各州规定不同,基本上就是成年年龄。其次要会熟练使用所购枪支类型,不得购买自己不会用的枪型。为此要进行专业训练,这个不难,有很多射击学校和俱乐部,报名参加就是了。还有携枪在身时不能藏而不露,必须放到让人看得到的地方,否则对不带枪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是长枪,非狩猎时刻不能上身,路途中应该放到车上,而且要枪弹分离。以上这些都是一些大概的规定,具体到各地,细节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华盛顿、纽约这些中心城市,枪支管理比较严格。德克萨斯州、内华达州等,地广人稀、民风彪悍,枪支管理比较宽松。管理宽松的地方容易出大事,去年内华达州就传出当地牧民为反对政府征用土地与警察持枪对垒的新闻。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