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RSS

理论

社会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杨军剑
2020-05-13 09:48:07  来源: 河南日报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幸福的重要基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使每个人都受到了教育和磨炼,更懂得了生命及健康的重要与宝贵。最近召开的河南省卫生健康大会强调,要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周期维护生命健康,全领域防控重大疾病,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健康意识,促使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实现对生命、幸福、健康追求的美好愿望,有助于凝聚和激发中原出彩的强大精神动力。

  健全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和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良好的健康素养需要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河南“健康中原2030”规划提出,要推动学校健康教育改革创新,促进青少年、教师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拓展健康教育新媒体渠道和适宜技术,培训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实行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制度,促进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应用。完善医疗机构、社区、单位、学校、公共设施、健康教育基地等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功能,实施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健康教育,促进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省卫生健康大会强调要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推动卫生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开展病患者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加强全民健康与医学安全意识教育等。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每个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引导人人加强自我健康管理,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从而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社会氛围和强大合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加快推动健康养成,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旨在帮助人们形成健康意识,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觉地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健康心态的养成。一是要形成健康饮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中原地区居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特别是告诫人们坚决杜绝滥捕滥杀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教育等方式,开展社区健康饮食宣传,利用新媒体等,拓展传播渠道,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二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个人健康素养。领导干部要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全社会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加强限酒健康教育,开展性健康、性道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加强毒品和药物滥用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的宣传。三是要推动全民健身,培养健康行为。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和素养,引导人民群众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实现主动健康。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文化氛围,倡导崇尚健康、热爱运动、终身体育的理念,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使体育健身成为人民群众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自觉追求。四是要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精神卫生服务全覆盖,培育民众良好社会心态。

  持续营造健康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蓝天、碧水、净土、清新空气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必须携手共创健康环境。第一,要优化健康生活环境。要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影响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既认识到危害,又能做到联防联控、全面监控,为居民创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第二,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人民群众强化主人翁意识,继承和弘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健康强国理念,人人动手,共建美好家园。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倡导并实施“餐桌革命”,推广分餐公筷,提倡“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健康”,拒食野生动物。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细胞”工程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第三,打造健康工作环境。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环境,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自律意识。加强全民健康与医学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第四,加强互联网上健康环境监督检查。指导人民群众增强网络虚假广告、食品药品、保健医疗等内容的识别力与鉴别力,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加强网络空间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引导。

  加强健康教育制度保障,营造全民崇尚健康的社会氛围。完善健康教育体系需要加强组织领导,鼓励探索创新,推进健康法治教育,强化人才、科技、信息化支撑,构建完善的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增强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健全制度保障,不仅是近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而且从长远看,这项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扛牢政治责任,坚决把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筑牢中原更加出彩的坚实健康基础,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作者系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避免滥用弹性工作制 侵害劳动者权益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带来信息获取和传输的革命,随时随地办公成为可能,传统固定工时或固定场所的工作制度发生裂变,弹性工作制开始兴起。弹性工作制通常适合于业绩目标明确或工作任务清晰而且不需要依赖固定场所、多人协作或机器设备的行业或岗位。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许多企业主动选择弹性工作制,不再采用统一、固定的上下班制度,允许员工在家、在线办公,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员工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灵活自主的工作方式。

  • 【工作研究】以“站室”为抓手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站室”建设持续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能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础。依托“站室”建设持续发力,突出培育创新思维,发挥创造潜能,锻造创新技能,融合创新因子,落实配套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 【问题探讨】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变化及工会应对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工会组织应当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突出维权服务工作重点,把握协商调解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劳资合作的良好态势。

  • 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凝聚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千千万万劳动群众的深厚情谊和亲切关怀,在全社会再次吹响了劳动奋斗创造的时代号角,又一次发出了弘扬劳动精神的庄严号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加自豪,凝聚起全社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精神劳动力量。

访谈

文献

  •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今天重温毛泽东同志写于90年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有助于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坚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延安精神:党员干部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营养剂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