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号贩子再现凸显“专项整治”尴尬
王丹
//m.auribault.com 2016-02-19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春节假期刚过,北京各大医院的号贩子们又开始“准点上班”了。记者在暗访中发现,这些号贩子不仅明目张胆公开叫卖,而且毫不在意保安的存在,似乎年前由“女孩怒斥号贩子”视频引发的那场“整肃”没有发生过一样。号贩子如此快速且彻底地“重出江湖”,给公众心理带来不小的冲击。

  年前,“女孩怒斥号贩子”视频短时间内吸引了公众、舆论的注意,北京市卫计委和一些大型医院及时发声表示“零容忍”,火速打出“组合拳”严打号贩子。这样的快速应对和有力处理,平复了激愤的集体情绪,挂号秩序的明显好转也让公众对治理这一难题抱有更大的希望和期待。毕竟,事实摆在那里,只要有人管、真想管,就真的会有效果。

  但遗憾的是,“专项整治”刚刚过去、“零容忍”的喊话言犹在耳、“八条措施”热度仍在,猖獗的号贩子又死灰复燃了。其实,号贩子只是一个例子,间歇性“发作”的食品安全、旅游安全等议题,哪一项不是舆论聚焦和专项整治的“常客”?但屡禁不止的“魔咒”,一直难以摆脱。

  这些问题难道真的无解吗?需要承认,从根本上铲除这些问题滋生的土壤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根治很难,但绝不是可以就此懈怠的借口和理由。如果“治标”都不愿尽心尽力、常抓不懈,那“治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号贩子、黑导游、天价鱼等顽疾虽然以偶发事件闯进公众视野,但它们实际上都是常态性的公共议题而非突发性的危机。舆论危机公关时,打出重拳大力整治,舆论稍加冷却,现实的治理就松劲懈怠——这样的“来回拉扯”无益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据媒体报道,仅去年5月和6月,北京警方就接连组织开展了50多次专项打击号贩子的行动。但在社会治理中过度依赖“专项整治”,恰恰反衬出常态治理能力的不足。“暴风骤雨”的短期效果虽好,但一时松一时紧,极易助长违规者侥幸与投机的心理,最后难免雨过地皮湿,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这显然有悖于国家治理现代化。

  因此,对那些关系民生福祉、关涉社会公平正义的常态性公共议题,不能视舆论聚焦程度来定重视的程度,对这些问题的治理也需及早摆脱“运动式”治理的路径依赖。专项行动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产生震慑效果,但根本性的震慑是法治,是制度。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